一、力促運用,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新突破。該局積極對接財政、工信等相關部門,建立了梅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製。6月,與梅州建行、梅州中行、梅州工行、梅州郵儲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現場為4家企業授信1.05億元,力爭在未來三年為我市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達40億元。目前已在梅州城區、大埔縣陶瓷產業園、蕉嶺縣舉辦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活動3場次,麵對麵服務企業達150家以上,促成企業運用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式獲得銀行資金支持,推動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常態化、規模化落地發展。促成全市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額達到4.496億元,位居全省第十,增長率位居全省第一。
二、創新驅動,高價值專利培育提質增量。為精準幫扶梅州市重點發展的銅箔產業、高端印製電路板產業核心技術攻關,該局在8月10日分別在博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梅州市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掛牌儀式,支持引導龍頭企業建設以專利為核心的“產學研+知識產權服務”協同創新機製,精準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在年內完成不少於20個高價值專利申請工作,加快創新驅動實體經濟發展。同時,培育壯大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強、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和區域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強企群。組織全市25家企業參加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培訓班,精準開展知識產權管理標準貫徹工作,強化企業知識產權製度運用綜合能力。據統計,目前梅州市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57.97%,增長率位居全省第三,發展勢頭良好。
三、助推轉化,知識產權運營持續加快。該局切實找準專利轉化運用和鄉村振興結合點,圍繞全市重點發展的“梅州柚”“南藥”產業,通過“搭平台、引資源、挖需求、擴供給、促轉化”等一係列措施實施梅州涉農專利轉化對接工程。6月份舉辦了梅州市“梅州柚”涉農專利轉化對接活動,與20家企業共同探討用專利轉化為“梅州柚”賦能,共話產業高質量發展。8月3日,舉辦梅州市涉農專利信息平台上線發布會暨“南藥”產業專利技術轉化簽約儀式,啟動上線了“梅州市涉農專利信息平台”,方便了專利許可轉讓的供需對接,2家企業現場還分別與科研院所簽訂了專利實施許可協議。目前正在開展收集市內重點產業、重點園區內中小微企業專利技術需求,對接引入高校院所技術團隊,陸續開展精準專利轉化對接活動,實現專利轉讓次數、許可次數、許可金額數分別增長30%以上目標。
四、興農助農,擦亮地理標誌“金字招牌”。依托全市設立的9個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細分行業分別舉辦了商標業務培訓班。建立“地理標誌+企業+電商”合作模式,通過在京東搭建梅州地標館平台推廣銷售我市地理標誌產品,助力鄉村振興。聯合省鄉村振興駐長潭鎮幫扶工作隊在蕉嶺縣星森茶廠、藍源茶廠、桂嶺蜂蜜基地通過京東、淘寶直播平台推介銷售我市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蕉嶺綠茶和桂嶺蜂蜜,在線觀看購買人數超過3000人次,提升了地理標誌產品區域品牌的影響力。證明商標“梅塘楊桃”“興寧單叢茶”“大田柿花”“大埔蜜柚”正式獲批注冊,另有11個證明商標申請已獲注冊受理,取得曆史性突破。今年以來,梅州市商標商標注冊量3869件,商標有效注冊量達50714件,同比增長18.12%。
(知識產權促進科、知識產權保護科供稿)
聯係電話:(0753)232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