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就業創業服務 企業用工類補貼政策清單
企業用工類補貼政策清單
來源:本網   時間:2022-03-04 15:30:44   瀏覽:-
字號:

一、社保補貼

(一)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或本省及協作地區的脫貧人口,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一年的,勞動合同不作時間要求,下同)。2.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月按用人單位為符合條件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餘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的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有條件的地區可改為核驗就業登記信息,下同)。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就業困難人員身份信息;脫貧人口信息(以脫貧人口身份享受時核驗);單位登記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於首次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提出。

(二)小微企業社保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屬於小型微型企業。2.用人單位招用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3.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月按用人單位為符合條件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每人最長可享受2年。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或畢業證書;勞動合同。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單位登記信息;申請對象是否屬於小微企業。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於首次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提出。

(三)員工製家政企業社保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屬於家政服務企業。2.相關人員屬於家政服務人員。3.用人單位與相關人員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

補貼標準:每月按用人單位為符合條件人員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的50%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每人最長可享受3年。同一人員先後被多個員工製家政企業招用並申領本項補貼的,補貼期限累計計算。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單位發放工資明細賬(單)。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單位登記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同一人員在同一單位就業的,本項補貼與其他社保補貼不疊加享受。

二、崗位補貼

(一)一般性崗位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或本省及協作地區的脫貧人口,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2.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人每月200元。本清單實施前已進行了首次申請的,享受周期內繼續按原補貼標準執行。

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餘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就業困難人員身份信息;脫貧人口信息(以脫貧人口身份享受時核驗);單位登記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的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於簽訂首次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提出。

(二)公益性崗位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開發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的公益性崗位。2.相關崗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或本省脫貧人口,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3.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

補貼標準:每人每月按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除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餘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單位發放工資明細賬(單)。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就業困難人員身份信息;脫貧人口信息(以脫貧人口身份享受時核驗);用人單位是否已按規定報送崗位招用人員情況。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的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於首次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提出。

三、就業見習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組織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或16-24歲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2.用人單位每月按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80%的標準對見習人員支付工作補貼。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人每月按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給予補貼,其中用人單位實際支付的工作補貼金額低於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的,按其實際支付金額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

應提交材料:見習協議書;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或畢業證書(以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身份享受時提供);見習單位發放補貼明細賬(單);見習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發票(參加了工傷保險的可不提供)。

應核驗信息:單位登記信息;失業登記信息(以16-24歲失業青年身份享受時核驗);見習人員是否參保(僅參加工傷保險的不視作參保)。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應於見習結束之日(實際見習時間不少於3個月)起1年內,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2021年12月31日前,見習期未滿即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可申請剩餘期限的見習補貼。

四、吸納就業補貼

(一)吸納退役軍人就業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招用退役1年內的退役軍人,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2.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1年以上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機關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人10000元。

補貼期限:一次性。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單位登記信息;退役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應於有關人員穩定就業滿1年之日起1年內,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同一人員在同一單位就業的,本項補貼與其他吸納就業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不得疊加享受。

(二)吸納脫貧人口就業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招用本省及協作地區脫貧人口,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2.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6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機關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人5000元。

補貼期限:一次性。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單位登記信息;脫貧人口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應於有關人員穩定就業滿6個月之日起1年內,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同一人員在同一單位就業的,本項補貼與其他吸納就業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不得疊加享受。

(三)員工製家政企業吸納就業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屬於家政服務企業。2.相關人員屬於家政服務人員。3.用人單位與相關人員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4.用人單位上一自然年度家政服務人員月平均失業保險繳費人數達到20人以上。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

補貼標準:按上一年度月平均繳費人數,每1人1000元(不足1人部分不計算)。

補貼期限:每年一次。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單位發放工資明細賬(單)。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單位登記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每年度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上一年度的補貼申請。本項補貼與創業帶動就業補貼不得疊加享受。

五、家政服務企業商業保險補貼

補貼條件:1.相關單位屬於家政服務企業。2.相關人員為家政服務人員。3.相關單位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由單位出資為其購買家政服務商業保險。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單位。

補貼標準:按家政服務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保費的50%給予補貼,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50元。

補貼期限:每年一次,最長不超過3年。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單位購買家政服務商業保險的合同、發票(如單位購買綜合險,需提交綜合險包含家政服務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的證明材料和詳細費用清單)。

應核驗信息:單位登記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應於每年度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對上一年度的補貼申請。

【政策谘詢電話】
市  直:2302958;
梅江區:2196960(高校畢業生相關補貼)、2196713;
梅縣區:2589135(高校畢業生相關補貼)、2589137;
興寧市:3360631(高校畢業生相關補貼)、3320402;
平遠縣:8899231;
蕉嶺縣:7188276;
大埔縣:5556762、5559361;
豐順縣:6688225(高校畢業生相關補貼)、6686962;
五華縣:4431201(高校畢業生相關補貼)、442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