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通知公告 繳個人養老金,可以抵扣個稅哦
繳個人養老金,可以抵扣個稅哦
來源:本網   時間:2024-12-20 17:52:36   瀏覽:-
字號:



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

繳納個人養老金(即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繳費)

可享受稅前扣除優惠

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

上限為12000元/年

但要注意的是,

每年的養老金繳存個稅的額度隻在當年有效(繳費年度按自然年度累計),

不會累計到下一年(次年重新計算),

12月31日會清零,

有需求的朋友們

可要抓!緊!時!間!了

為確保享受2024年度稅前扣除優惠

請於2024年12年31日前

向您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繳費

不要錯過今年的個人養老金政策紅包哦!

一、什麼是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製度,采取個人賬戶模式,由個人繳費,實行完全積累,市場化運行,並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相銜接,屬於我國養老保險體係中第三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參加個人養老金製度有什麼好處?

(一)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

參加個人養老金,可以在我們已經參加的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退休後再多一份收入,讓退休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品質。

(二)幫助個人理性規劃養老資金。

參加個人養老金以後,繳費全部進入個人開立的資金賬戶,這個賬戶是封閉運行,完全積累的。個人資金賬戶裏的錢可自主選擇購買專門的個人養老金產品,這些產品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範、側重長期保值增值,購買的本金和投資收益都在賬戶裏滾存,達到退休等條件時才可以領取,保證專款專用和資金安全,有助於個人理性規劃養老資金。

(三)享受國家稅務優惠政策。

國家通過稅收政策支持建立個人養老金製度,因此,參加個人養老金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這也是參加個人養老金與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最大的區別。參加個人養老金的繳費,可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相當於減少了應納稅金額。由於目前個人養老金繳費的限額標準為每年12000元,因此每年最多隻能抵扣12000元。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稅前年收入減去6萬元(免稅額)以及其他專項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不同的應納稅所得額對應不同的稅率。在不考慮其他專項扣除情況下,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標準,每年節稅額為360至5400元(詳見下表)。



(測算數據僅供參考,實際節稅數據以稅務部門為準)

因此,收入越高,個稅稅率越高的人,買個人養老金越劃算,最高可以享受每年5400元的個稅減免。

此外,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在領取個人養老金時,本金和收益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哪些人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製度?

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隻要還沒有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都可以自願參加個人養老金製度。

四、個人養老金的繳費標準是什麼?

參加人每年繳費額度上限為12000元,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繳費,繳費額度按自然年度累計,次年重新計算。

五、如何參加個人養老金?

整個流程包括開戶、繳存、投資、抵稅和領取5個環節。



六、個人養老金的領取條件有哪些?

參加人達到以下任一條件的,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

➤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出國(境)定居

➤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

➤患重大疾病、領取失業保險金達到一定條件或者正在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參加人死亡後,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的資產可以繼承。

七、個人養老金怎麼領取?

參加人達到領取條件後,可以通過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戶銀行提出領取申請,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實後,由開戶銀行將個人養老金發放至本人社保卡銀行賬戶。

八、如何享受個人養老金個稅扣除?

對於平常發放工資的參加人,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者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參加人可以在單位發工資時享受個人養老金扣除,也可以選擇在次年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時辦理扣除。

九、領取個人養老金時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按照稅收政策規定,參加人在領取個人養老金時,不區分領取方式和領取額度,均需按照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所在市的商業銀行機構代扣代繳。

十、梅州市具有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銀行名單



大家可以去各大銀行APP搜索“個人養老金”關鍵詞,按照提示可以完成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戶、資金繳存、養老金領取的全業務流程,實現一站式辦理。每家銀行都有不同的個人養老金開戶繳存福利,可以去櫃台或銀行APP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