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指導下,中國人民銀行梅州市分行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印發《梅州市農業轉型金融標準使用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構建起“政策標準—項目篩選—融資對接”全鏈條的農業轉型金融服務體係。中國人民銀行梅州市分行加快推動農業轉型金融標準落地應用,指導建設銀行梅州市分行向某農業企業授信9800萬元的農業轉型金融貸款,目前已發放2450萬元。該筆貸款的落地,是梅州農業轉型金融的重要實踐,為農業轉型金融標準應用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梅州經驗”。
據悉,《梅州市農業轉型金融標準使用工作方案》立足本地農業產業特色,聚焦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和農副食品加工等重點領域轉型方向,初步建立起梅州市農業轉型金融項目庫,為金融機構精準對接提供“項目清單”,搭建起“標準—項目—融資”全鏈條的農業轉型金融服務模式。中國人民銀行梅州市分行在前期摸排和調研走訪的基礎上,發現轄區某企業符合農業轉型金融項目庫要求,該企業建設運營的現代化農業基地通過智能化管理係統,實時收集棚內光、溫、水、氣、肥等數據,對作物生長全過程進行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決策,實現精準化種植、科學化管理、可視化運營,創造作物生長最適環境,達到高產、高品質的目標,並將鍋爐等設備產生的二氧化碳引入棚內用於農作物光合作用吸收,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了智慧農業低碳轉型發展。
在中國人民銀行梅州市分行指導下,建設銀行梅州市分行主動與該企業對接,成立轉型金融專項服務團隊,了解企業的融資訴求,並向企業收集備案證、環評、可行性研究報告等項目材料,認定企業契合《轉型金融支持經濟活動目錄(農業)(試用稿)》中的“1.6智慧農業”低碳轉型路徑要求。基於此,銀行通過啟動項目評估、授信審批、放款等綠色融資快速響應機製,高效為該企業授信9800萬元農業轉型金融貸款,目前已發放2450萬元,並給予105個BP的利率優惠,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效推動了項目按計劃建成投產。項目投產後,通過二氧化碳補給係統預計每年可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000噸,結合立體栽培技術、節水灌溉措施等,具有顯著的碳減排效益。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梅州市分行將繼續貫徹落實上級行關於加快推動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標準推廣應用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政銀企聯動協作,立足梅州農業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結合全域原中央蘇區優勢,推動農業轉型金融標準應用,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強轉型金融能力建設,創新農業轉型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梅州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南方+記者 黃培強
通訊員 劉璐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