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 工作動態 京東智慧漁業產業園:創新養殖模式,打造區域水產養殖全鏈條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農業農村局 > 工作動態
京東智慧漁業產業園:創新養殖模式,打造區域水產養殖全鏈條
來源:南方+   時間:2025-01-09 08:44:25   瀏覽:-
字號:

    在山區,以湖塘養殖水產的模式屢見不鮮。梅州市梅江區長沙鎮,當地引入企業,打造京東智慧漁業產業園,讓山區水產養殖新模式獲得廣泛關注。這種新模式,打破了戶外養魚、靠天吃飯的弊端,讓養魚變得科技感十足、做到養殖全過程可控化,也讓梅州漁業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據了解,京東智慧漁業產業園項目是梅江區的重點建設項目,由梅州市鴻熙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鴻熙公司”)獨資興建。項目位於長沙鎮下羅村,計劃總投資5億元,占地260畝,是梅州首家大型工廠化養殖廠,著力打造集“數字水產、綠色養殖、產品加工、科研創新、品牌展示”等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綜合體。

    作為山區地市,梅州為何能吸引鴻熙公司的青睞?企業目前發展情況如何?又將如何輻射帶動梅州水產產業發展?讓我們一探究竟。

智慧養魚 預計年產5000噸商品鱖魚

    梅江區長沙鎮,梅江河穿鎮而過,從農戶房前屋後大大小小的池塘不難看出,當地農戶素有池塘養魚的傳統。走進下羅村一處山穀,數棟工廠拔地而起,幾個月前,這裏還是一片荒蕪的山坡地。

    2023年8月,梅州市鴻熙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古誌鴻與京東高層領導過來考察,當天便決定在這裏投資興業。“梅州水源很好,卻沒好好利用起來,我們幾個誌同道合的股東,就想利用好水資源,著重把水產產業發展起來。”古誌鴻表示,下羅村基礎設施完善,水電供應穩定,水資源豐富且水質優良,能夠滿足產業園大規模養殖與智慧養魚對優質水源的需求。與此同時,便捷的交通網絡使企業在運輸魚苗、飼料及成魚時,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與時間成本。

    “行內人常說,養魚先養水,好的水源已經邁出成功的第一步,梅州最大的優點就是有優質水源。”來自佛山的陸樹錦,長期從事工廠化養殖管理工作,由於看中該項目的前景,果斷從大灣區來到山區,擔任項目總負責人。

    企業看好梅州,梅州全力以赴,為項目順利推進提供各項便利:積極搭建融資平台,協調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低息貸款等融資渠道,各部門還協同爭取上級農業政策扶持與對口項目資金支持,助力企業順利建成智能化工廠化循環水係統等關鍵設施。

    2月動工、8月完工、9月投產……從山坡地到平地,從平地到工廠起,在政企雙向奔赴之下,2024年9月29日上午,京東智慧漁業產業園項目正式投產,首批投放鱖魚苗6.4萬條。

    走進產業園一期1號廠房,一個個碩大的養殖桶整齊排列,鱖魚苗暢遊於養殖桶內。“每個養殖桶投放了5000條鱖魚苗,采用標準化養殖,溶氧、水溫、ph值、氨氮含量等都有嚴格調控和監測,確保魚兒健康成長。”養殖車間負責人李秋兒介紹,目前首批鱖魚苗生長態勢良好,平均體長已達16厘米,體重約250克,成活率穩定保持在90%以上,預計年後可正式進入銷售階段。


    據了解,智慧漁業車間養殖密度和效率是傳統養殖的10倍,是全封閉、控溫型循環水養殖車間。它通過集成智能傳感、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實現了養殖係統在線監測、養殖設備智能控製和養殖生產實時監管。

    “一旦某項指標異常,係統自動預警並聯動調節設備,確保水質穩定。同時我們采用循環水養殖係統,養殖廢水經多級處理,一部分回用於養殖,一部分達標排放。我們還規劃了生態濕地,對尾水進行二次淨化,實現生態修複,不斷優化養殖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古誌鴻介紹。

    據悉,京東智慧漁業產業園項目擬分三期建設,計劃建設廠房15棟、綜合樓2棟、研發樓1棟、倉庫1棟,供水工程、水處理工程及其他附屬設施。目前第一期養殖車間建設已順利完成,配套建設好養殖動保倉、飼料存儲區、產品檢測實驗室等設施,現累計投放鱖魚苗約15萬條,年後將陸續投放魚苗。古誌鴻介紹,產業園計劃建設魚池732個,預計可年產5000噸商品鱖魚,總產值可達4.3億元。

輻射發展 拓展版圖謀劃新項目

    “目前我們的銷售渠道很明確,我們負責養殖,鱖魚成長到食用標準後,將全部由京東集團統一收購。我們重點是保障食品安全,比如養殖過程中不使用抗生素,以中藥為主導,通過科技賦能,實現產品可溯源。”古誌鴻介紹,產業園目前以養殖鱖魚作為核心產業,今年還試養幾千尾蘇丹魚,後期計劃擴大養殖規模。


    “蘇丹魚作為熱帶魚,隻有廣東、廣西、海南可以養殖,而且很適合做預製菜,市場很廣闊。”古誌鴻表示,目前,公司的魚苗主要由佛山孵化,隨著產業園的穩步發展,公司將在梅州建設集種苗、養殖、飼料加工、預製菜工廠和冷鏈物流倉儲、網絡貨運平台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開展區域智慧水產示範,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目前我們采用工廠化智慧水產養殖技術及係統硬件,後期通過‘公司+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由公司為農戶提供魚苗、養殖基地提供技術、設備、回收成魚等支持,預計可提供就業崗位兩百個以上,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參與漁業養殖,實現共同發展。”古誌鴻表示,希望以一條魚帶動一條產業鏈,助力梅州水產行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除了長沙鎮下羅村項目,目前,鴻熙公司還在長沙鎮大密灘、豐順縣黃金鎮積極開拓版圖,推動建設梅州鱖魚及中高檔淡水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策劃 張盛良

統籌 唐林珍

南方+記者 魏麗文 何森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