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梅州局部地區出現特大暴雨洪澇等極端天氣,受淹養殖場的畜禽抵抗力下降,因災死亡畜禽被雨水浸泡衝刷,極易導致動物疫病滋生蔓延,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傳染病發生和傳播風險增大,動物防疫形勢嚴峻。
為支援救災複產,梅州市農業農村局迅速組織一批消毒藥物,支持平遠、蕉嶺等受災縣(區)開展清洗消毒工作,全力做好洪澇災害後動物防疫工作,同時要求受災縣(區)農業部門開展動物防疫技術服務,及時指導受災養殖場做好飼養管理、無害化處理、清洗消毒、免疫接種、生物安全管理等工作,確保做到大災之後無大疫。

在平遠縣泗水鎮大新村樟坑塘片區一處坍塌地,鉤機正在對坍塌的豬舍進行清理,空中,無人機正在噴灑消毒水。
“近60頭生豬來不及轉移,損失近十萬元。”養殖戶劉偉強介紹,6月19日下午6時30分,山體滑坡將他家250平方米的養豬場掩埋,隨著氣溫升高,死豬產生的臭味日漸濃鬱,且滋生病菌,“我沒有清理能力,隻能請求政府幫忙。”

“今天我們聯合平遠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跟挖掘機到現場,準備挖坑深埋死豬,同時做好環境消殺。”梅州市農業農村局獸醫與屠宰管理科副科長廖忠東介紹。
據統計,至6月21日上午8時,梅州梅縣區、平遠縣、蕉嶺縣畜禽養殖受災養殖場(戶)2592個,欄舍受損81096平方米,豬死亡12889頭、牛死亡797頭、羊死亡995隻,家禽死亡130213隻,畜禽飼料損壞329噸,損壞設備249台,經濟損失約9025.07萬元。

目前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已經將4.2噸消毒物資分撥給平遠、蕉嶺、梅縣、大埔、豐順,今天該局緊急向省裏調撥10噸消毒藥物,對養殖廠及周邊環境進行消殺。
作為此次重災區的平遠縣,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破壞嚴重、種植養殖類損失慘重,據初步統計,此次洪災導致該地區農業農村直接損失達15億元左右。災害發生後,平遠縣農業農村局成立種植、水產、畜牧、鄉村建設等四個工作組,組織工作人員到各個鄉鎮摸查情況。
“畜牧這一塊,我們全縣有生豬11萬頭左右,目前受通訊限製,收到的反饋信息還不全,已知2000頭豬死亡。”平遠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謝沐雄介紹,接下來該局將協助各個養殖場做好養殖設施修複及保險核查、環境消殺,盡最大努力減少農戶財產損失。
南方+記者 魏麗文
通訊員 盧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