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搶抓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大機遇,全力以赴保障“菜籃子”穩定安全,“菜籃子”基地數量明顯增長、品種品類日益豐富、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市場體係逐步完善。省級“菜籃子”市長負責製考核評定工作中,梅州連續兩次獲評優秀等級。
一、拎穩“菜籃子”,扛牢民生政治責任。梅州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菜籃子”工程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定期聽取“菜籃子”工作彙報,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開展調研、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將“菜籃子”工作列入政府議事日程,製定全市推進工作計劃和詳細措施,落實市、縣(市、區)、鎮三級主體責任,明確各成員單位責任,作為惠及民生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實抓好。
二、建好“菜園子”,提升菜品生產能力。嚴格對標《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規程》和“菜籃子”市長負責製工作要求,積極推進融灣先行示範區建設,有針對性地培育發展壯大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省級“菜籃子”基地的農業經營主體,認證產品包括蔬菜、水果、茶葉、畜產品、禽產品和水產品等。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63個生產基地獲得省級“菜籃子”基地認證,120個生產基地或加工企業獲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認證,累計進入平台交易總量達27萬噸。
三、做大“菜品牌”,優化農品多維矩陣。組織和發動各縣(市、區)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粵字號”農業品牌創建和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地理標誌、綠色有機食品等認證,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信譽度,既豐富了市民“菜籃子”,也讓農民獲得更大品牌溢價收益,有力提升了我市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截至2023年底,我市入選省“粵字號”農業品牌目錄企業146家,“粵字號”農業品牌示範基地30家,梅州有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36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9個,有效期內綠色、有機食品認證企業共85家,111個產品。
四、吃上“放心菜”,強化食品舌尖安全。積極開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不安全 不上市”等行動,深入推進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製度,采取日常巡查管理和飛行檢查形式,加大“菜籃子”產品抽檢頻率,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2023年,市本級共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抽檢樣品2759批次,合格樣品2718批次,合格率達到98.5%;至2023年底,我市累計實施開證主體數3294家,用證數達129.2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