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蕉嶺新鋪鎮同福村的勤佳農業種植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各色果蔬掛滿枝頭,十分喜人。在一旁的分揀中心內,工人正忙著按個頭、品相將分揀出的精品果蔬碼放整齊,裝箱待發。
近年來,同福村大力發展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蔬菜產業,並以農戶分散化種植水稻、玉米和花生為輔,帶動周邊村級融合發展,形成一產接二連三的農村產業新格局。
優化土地資源配置
小田變大田,撂荒地變聚寶盆
曾經,耕地無人種、碎片化,農民老齡化等問題也困擾著同福村。
近年來,同福村搶抓鄉村振興發展重大機遇,全麵推進土地撂荒整治,進一步加大土地流轉力度,通過將碎片化的耕地化零為整,不斷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帶動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
談起為何會選擇落戶同福,勤佳農業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漢明表示,這裏連片的土地很適合發展蔬菜種 植,村裏也給了他們滿滿的誠意。
同福村擁有連片土地交付給企業發展蔬菜種植,離不開2022年初成立的耕耘農業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為全鎮首個由村黨委牽頭提供產前土地資源整合、產中耕種防收、產後農產品收儲加工及農機社會化服務的農業機械合作社。
“合作社不僅能為村民提供土地平整、農作物收割、打藥等服務,還能通過承接其他農田建設的業務,帶動村集體增收。”同福村黨委書記曾豔忠說。
在新鋪鎮同福村的一處田埂上,一塊標注為“田長”的公示牌詳細標明了四級“田長”的姓名、聯係方式,並附上了“田長”職責、監督舉報電話等內容,讓群眾一目了然的同時,還可以共同參與監督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
“最近產業發展有沒有遇到難題?”在勤佳農業種植有限公司二樓的辦公室裏,田長曾豔忠正向該公司負責人黃漢明跟進了解企業發展的需求,並給出意見。作為村級田長,曾豔忠有對農田設施進行管護和服務,協助耕地承包經營主體做好耕地保護利用等職責。
“各級‘田長’都非常關注我們田地使用情況,並且十分關心支持產業落地發展。自對接以來,不僅主動幫我們企業修築好排圳,完善好灌溉條件,而且服務不斷檔,經常上門幫助我們解決田地管護等問題。”黃漢明說,目前公司在同福村集約了1000畝土地,每日出產1萬多斤蔬菜,主要銷往潮汕等地區,年產值近2000萬元。
勤佳農業種植有限公司的到來,壯大了同福村村集體收入,通過統一土地流轉,耕耘農業專業合作社提供產前土地資源整合、產中耕種防收、產後農產品收儲加工及農機社會化服務,實現村集體、農戶和企業的“三方共贏”,村集體經濟累計增收4萬餘元,為蔬菜基地公司提供專業農業機械作業服務,較2021年村集體收入累計增長45%。
村集體收入增長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引進蔬菜種植項目後,勤佳農業種植有限公司加強對農戶生產技術指導和培訓,通過土地流轉、產品代銷、保價收購等方式,增加群眾就業100餘人,實現每月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基地內農戶通過種植蔬菜、土地流轉、基地務工、多方銷售等方式,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蔬菜基地種植以有機生物肥料為主,在基地南側設100平方米自然堆肥發酵區,實現生產控肥增效、控藥減害為主的綠色有機蔬菜,持續改善土壤環境,不斷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全麵控製農業麵源汙染,著力促進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強鏈延鏈補鏈
力促蔬菜產業由傳統種植向集約高效轉型
在蔬菜產業發展過程中,眾人發現,現有的產業發展還處於產業鏈條的前端,產品附加值較低,深加工、產加銷、物流基地和農文旅融合等延鏈補鏈暫時缺乏,不利於蔬菜產業由傳統種植向集約高效轉型。
“我們將以同福村現有蔬菜基地為依托,聯合矮車村辣椒基地、獅山村百香果基地,打造同福—矮車—獅山三村連片的超千畝蔬果產業綜合園區,涵蓋蔬果種類超30種。”新鋪鎮黨委書記羅偉春說,他們還計劃示範推廣幼齡果園套種南瓜、豆類立體高效栽培模式,持續發展優質應季品種培育種植,加快老舊日光溫室提檔升級步伐,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物聯網等現代化生產技術。
蔬菜的運輸離不開冷鏈物流的支撐。為此,同福村以整治村內殘垣斷壁、危險破舊房屋為契機,籌劃租賃農戶600餘平方房屋,擬投入275萬元建設冷鏈加工基地。並著力突破傳統單一發展局限,推出蔬菜包裝、蔬菜凍幹、蔬菜鮮汁、蔬菜罐頭、蔬菜麵食等深加工產品,預計2023年底形成結構合理、效益良好的現代化產業體係。
此外,同福村還將緊緊抓住“質量”這個生命線,加強蔬菜生產投入品監管,加快推進產品認證創牌,積極動員企業、合作社認證“三品一標”產品、創建“福味”品牌和商標注冊,加快推進同福蔬菜走出去、擴市場。
“我們將在蔬菜基地建設集觀光休閑、農事體驗為一體的現代果蔬產業園區,引進栽植草莓、火龍果、櫻桃西紅柿等特色果蔬,積極開展采摘體驗、親子互動等田園親情模式,努力提升蔬菜產業文旅融合水平,不斷加強蔬菜產業園區輻射帶動能力,為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羅偉春說。
南方+記者 陳萍
通訊員 廖靜宜 丘林強 汪敬淼 徐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