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 工作動態 祝賀!梅州馬山陳年客家炒綠(10年)榮獲中國國際茶博會推薦優秀茶產品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農業農村局 > 工作動態
祝賀!梅州馬山陳年客家炒綠(10年)榮獲中國國際茶博會推薦優秀茶產品
來源:南方+   時間:2023-06-08 08:49:40   瀏覽:-
字號:

    記者獲悉,根據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第五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成果推選方案》有關要求,本著公平公正、合規合理的原則,經組委會辦公室打分審核,確定梅州馬山陳年客家炒綠(10年)榮獲第五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推薦優秀茶產品。

    第五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於5月底在杭州舉行,本屆茶博會由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茶和世界 共享發展”為主題,涵蓋紅、綠、青、黃、黑、白六大茶類,涉及茶器具、茶服、茶包裝機械、茶科技與創意、咖啡等全產業鏈產品。22個省份、近900家企業、4000多家采購商慕“茗”而來,以茶會友,以茶興業。

    推動梅州茶產業發展,提升“嘉應茶”在全國的影響力,馬山茶業攜客家炒綠係列產品參加此次博覽會。客家炒綠的製作追求“去濕趨溫”,使用“重火”炒製,順應了客家地區防寒祛濕的大趨向,是客家地區的代表性特產。

    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為進一步提升嘉應茶品牌影響力,著力打造廣東省第三茶葉品牌“客家炒綠”,梅州市農林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聯合梅州市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中心、廣東龍崗馬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製訂《客家炒綠》和《陳年客家炒綠》全國團體標準,全麵推動梅州茶產業升級發展。

    客家炒綠采用的原材料有別於傳統綠茶的“一芽一葉”,而是采用“一芽二三葉”,在保有鮮嫩口感的同時,又有更豐富的內含物質,口感上更濃鬱。因客家人長期生活在山區,山高林密,天寒水涼、濕氣重,為了抵抗寒濕,長久的生活經驗造就了客家炒綠的誕生。

    據悉,客家綠茶是用炒青的方式製作的,故而稱之為炒綠。雖說炒青是製作綠茶的方法之一,但客家炒綠用的是高火,火工飽滿,不同於一般的炒青,高火炒製的茶會透出一股濃烈的炒米香。通過多次炒製的茶性溫偏熱,味甘,起到養胃提神、防寒祛濕的作用,因此客家炒綠在當地又有“溫肚茶”的別稱。

    存放多年的客家炒綠醇厚而柔滑,茶香經久不散。在缺醫少藥的年代,陳年客家炒綠便承擔著藥用的功效滋養著一代代客家人,便有“三年茶,五年藥,十年寶”的說法。

    馬山陳茶綠茶采摘於清明前後,產於千米高山之上的百年茶樹,采用客家傳統綠茶高火炒青製成,通過多年科學的儲存及時間的轉化造就一道油亮清澈、陳香細膩、順滑綿柔、醇厚甘甜的優質好茶,備受消費者喜愛,並在多次評比活動中屢獲殊榮。

    馬山茶業負責人表示,為保證每一位茶友喝到健康、生態、幹淨的放心茶,馬山茶業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靠綠水青山做好茶產業這篇“大文章”,讓一片片綠葉子成為金葉子,切實做優茶品質、做強茶品牌、弘揚茶文化,充分發揮龍頭示範帶動作用,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南方+記者】黃培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