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 工作動態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棕會:加快實現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蝶變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農業農村局 > 工作動態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棕會:加快實現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蝶變
來源:廣東學習平台   時間:2023-04-20 10:54:19   瀏覽:-
字號:

    “有幸陪同總書記深入海島基地、粵西農村調研我省鄉村振興、海洋漁業發展和漁業種業情況,讓我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對廣東‘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關懷,讓我倍感溫暖、備受鼓舞,渾身充滿了力量和幹勁。”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棕會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殷殷囑托,就是我們工作的根本遵循。

    劉棕會表示,接下來,全省農業農村係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有力的舉措、務實的作風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聚焦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貢獻。

    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 振興水產種業

    “總書記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劉棕會說,當前,廣東正在全力推動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將其作為落實糧食安全戰略、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舉措,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作為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抓手。

    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廣東基礎優勢明顯:全省海岸線4084.48公裏,海域麵積41.93萬平方公裏;九大灣內生物資源豐富,光熱條件好,全年適合海水養殖,複養率高。海水種業穩居全國首位,已有深水網箱4874個和3座桁架類網箱等養殖裝備投入運營。

    3月份全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推進會召開以來,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全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落細。

    劉棕會表示,廣東以“疏近用遠、生態發展”“陸海接力、岸海聯動”為原則,突出規劃引領、產業融合、龍頭帶動、項目落地、科技創新、要素保障6個方麵,高標準謀劃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注重培育市場主體,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有序推進種業培育、養殖裝備製造、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等各環節強鏈補鏈工作,今年著重在合適的海域打造一批現代化海洋牧場先行示範區和標杆性項目。

    水產種業,是現代漁業發展的基礎。“我們還將紮實推進水產種業振興行動。”劉棕會表示,廣東將繼續推進水產種質資源普查和係統調查工作,推進省水產種質資源庫建設;加大力度促進水產種業創新攻關,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大灣區水產苗種產業運營中心,為全國乃至全球水產苗種交易建立良好的交易共享平台;舉辦第四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努力打造廣東水產種業的“南繁矽穀”。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 做好“土特產”文章

    近年來,廣東以高質量發展為方向,在做好“土特產”文章中,全力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著力構建體現廣東特色、展現廣東比較優勢的現代鄉村產業體係。

    數據顯示,目前廣東累計建設金柚、嶺南荔枝等7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65個農業產業強鎮、157個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為特色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能。已建設18個國家級、288個省級、73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麵覆蓋絲苗米、荔枝、菠蘿、柚子、蔬菜、畜禽、水產等嶺南特色主導產業。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切實做好‘土特產’文章。”劉棕會說,要深入踐行大食物觀,堅持龍頭帶動,持續抓好絲苗米、荔枝、柚子、菠蘿、蔬菜、畜禽、水產等嶺南特色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實施南菜北運工程,抓好農業微生物產業、數字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

    同時,廣東將大力實施延鏈補鏈強鏈,緊盯“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著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國家級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加快完善冷鏈物流體係,大力培育“粵字號”品牌。

    突出農民增收致富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2022年,全省鄉村振興實現了‘取得顯著成效’的既定目標,城鄉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劉棕會表示,廣東農業高質高效發展邁出大步: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鄉村加快從幹淨整潔向宜居宜業邁進,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598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至2.41∶1,農村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

    “接下來,一方麵突出農民增收致富,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強對後富的幫扶。”劉棕會介紹,廣東將實現對粵東粵西粵北45個縣(市)幫扶協作全覆蓋,加強低收入人口常態化監測和幫扶,調整優化駐鎮幫鎮扶村機製,深化東西部協作,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在此基礎上,堅持綜合施策、多措並舉,強化聯農帶農利益聯結,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從就業增收、經營增效、轉移增收、財產性收入等多渠道促進農民和集體經濟增收。

    另一方麵,廣東將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劉棕會表示,廣東將聚焦“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目標,結合實際補短板強弱項,紮實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今年將重點統籌做好村莊布局規劃、村莊建設規劃和農房風貌規劃,統籌提升鄉村風貌,重點推進道路、飲水等鄉村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加強基層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讓農民就地能夠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彭琳 黃進
責任編輯:劉桐桐 胡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