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菜是廣東三大菜係之一,是中華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源遠流長。發展客家預製菜,發展客家餐飲業,對進一步挖掘推介客家菜資源,傳承弘揚客家飲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3月25日,由中國預製菜產業聯盟、廣東省客屬海外聯誼會聯合舉辦的“推動中國客家預製菜產業與客家餐飲業發展研討會”在東莞舉行。

特級廚師、中華餐飲美食研究學者史成俊,廣東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教授、研究生處處長白衛東,廣州替客拓客傳媒總裁、中山大學創業學院外聘教授王鋌,中國預製菜產業聯盟副理事長、海南方椰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永輝,廣東省僑聯常委、廣東省客屬海外聯誼會執行會長鍾聞東等眾多餐飲、食品行業專家教授、企業家圍坐一堂,共謀客家預製菜和客家餐飲業發展。作為特邀嘉賓,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愛東現場宣傳推介客家預製菜產業。

“發展客家預製菜產業,梅州不僅有廣布世界的客家民係資源和文化認同優勢,更具有獨特的長壽資源優勢、優質食材優勢。”陳愛東介紹,梅州地處富硒帶,是知名的中國長壽之都,蕉嶺、大埔、梅縣、豐順是中國長壽之鄉,同時蕉嶺縣、大埔縣也被評為世界長壽鄉,這與梅州有8280平方公裏富硒土壤區域,獨處富硒帶密切相關。此外,梅州地處粵北地區,是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中國美麗山水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生態良好,農業生產條件優良,農產品豐富,是優質食材產區,目前認定了102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及加工企業。
近年來,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客家預製菜產業發展,並將其作為全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謀劃推動的一項工作,立足資源優勢,努力把梅州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客家預製菜產業集聚區。
目前,梅州正重點推動客家預製菜產業園建設,一是廣梅產業園(梅州高新區)將預製菜作為園區第一主導產業培育發展,目前引進的企業有食品龍頭伊利食品、珠江啤酒、廣藥王老吉,預製菜代表企業廣州酒家、泰森食品、蓬盛味業、金苑酒家等。2023年1月,掛牌了廣梅預製菜產業投資基金,將以金融杠杆賦能預製菜產業發展。二是梅江區在城北鎮規劃建設產業園,打造客家預製菜產業園,首期已丈量建設用地267.2畝。
此外,為推動客家預製菜產業發展,梅州專門出台了《梅州市客家菜傳承發展促進條例》《關於印發梅州市加快客家預製菜產業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其中,加快客家預製菜產業發展若幹措施中,在製定發展規劃、培育領軍企業、項目獎勵、弘揚客家菜文化等方麵出台政策給予扶持。例如:優秀預製菜企業優先調配用地規模,給予用地保障;項目落地、固定資產投資、租賃廠房給予獎勵或補貼;給予銷售獎勵,支持建設冷鏈物流、支持建設電商營銷平台等。
“我們真誠希望,梅州能夠與各兄弟市一道,用好‘客家牌’,共同做大客家預製菜產業,發展好客家餐飲業。”陳愛東說。
“會上聽了關於發展客家預製菜政策介紹,深切感受到梅州市政府對客家預製菜產業的重視。”東莞華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果是梅州人,在東莞從事調味品行業多年,該企業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他表示,作為專業的調味品定製企業,非常期望能為發展推廣客家菜出一份力,與家鄉企業一道,共同做好客家菜產品,打響梅州客家預製菜品牌。
鍾聞東表示,將充分發揮僑聯、海外客屬橋梁紐帶作用,以僑為橋,以客促客,借助客屬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台客屬鄉親的力量,借鑒粵菜中的廣府菜、潮州菜在海外的傳播方法助力客家菜品走向世界。
【全媒體記者】魏麗文
【通訊員】彭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