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扛起農業變強、農村變美、農民變富的重大責任。”2月2日,梅州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暨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動員大會。會上,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羅偉純表示,站在春天的起跑線上,農業農村部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和本次會議工作部署要求,堅決扛起農業變強、農村變美、農民變富的重大責任,以建設“農業強市”為目標,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轉變思想觀念、改進工作作風,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鬥誌,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梅州新篇章。

做好“三農”工作,要堅決守牢“兩條底線”。羅偉純指出,梅州要守牢糧食安全底線,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出台糧食安全責任考評辦法,建立撂荒耕地複耕複種長效機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加強低收入人口常態化監測,深化駐鎮幫鎮扶村,持續推進產業、就業、消費幫扶,創新建立防返貧救助保險機製,激發全社會力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鄉村要振興,關鍵要抓住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如何發展地域特色鮮明的鄉村產業,助力鄉村全麵振興?羅偉純強調,要推動柚果、茶葉、稻米、蔬菜、預製菜5大產業提質擴容,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擴麵增效。出台畜牧水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培育農業新的增長點,力爭今年農業總產值增長6%以上。持續打響梅州柚、嘉應茶、客都米、興寧鴿、平遠橙等“梅字號”農業品牌,健全縣、鎮、村三級農業社會化服務協辦體係和科技創新體係,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大種子資源、耕地質量保護、農機裝備、農業節水等農業科技降本增效的示範推廣。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更是新時代賦予梅州的新使命。羅偉純說,梅州將強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抓好以美麗圩鎮、鄉村產業社區為重點的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大力推廣“積分製”“清單製”鄉村治理模式。傳承客家農耕文化,守住鄉村文化根脈,推動形成古鎮與良田共存、產業與鄉村共興的鄉村新貌。
此外,梅州將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積極創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加快建立農村產權交易管理服務平台,紮實推進農村集體經濟改革試點,增強鄉村“造血”能力。實施農村改革破題攻堅行動,探索破解空心村資源盤活利用新路徑,激活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全媒體記者】陳澤銘 魏麗文 何森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