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梅州市委組織部指導,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市新農人人才驛站(市鄉村振興人才驛站)承辦的“2022年梅州特色現代農業產業人才振興計劃•梅州市農業係統骨幹人才培訓班”走進福建漳州市、龍岩市等地開展現場教學,參觀學習福建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鎮村建設,走訪優秀農業項目,與當地農業農村部門主管領導、村委書記和知名企業高管交流互動,學習當地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寶貴經驗,為接下來梅州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拓寬視野,啟迪思路。

學鄉村治理之要
鄉村治,天下安。鄉村治理是一門深刻的學問,帶著治理難題、治理疑惑,培訓班走進漳州市長泰區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珪後村,福建省鄉村治理示範村——徑侖村交流學習。


培訓班一行參觀了珪後村黨員初心體驗館以及鄉村道路、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據了解,珪後村通過“黨建+”模式,把提升農村建設品質工作嵌入黨建之中。村委依托原有特色資源,實施舊村改造,以鄉鎮環境綜合整治為主抓手,優化生活區環境、提升服務承載力,完成主幹道沿線立麵、路麵整治及背街小巷整治、公廁改造提升、三線治理和健康步道建設,強勢推進“四清零”行動改變村容村貌,既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又打造了旅遊名片;通過發動鄉賢力量,籌集資金,加大對鄉村曆史文化遺存的保護、修複和傳承,建成“長泰鄉情館·家風祖訓館”;以“黨建+”的形式,將“初心館”打造為麵向廣大黨員、遊客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主題旅遊點”,通過開展紅色學習、紅色旅遊增加村集體收入,實現村民在家就業,農業資源增值創收。培訓班還走訪了徑侖新村、水上漁村以及省級一村一品示範點,了解集約建房和光魚養殖業,體驗蜜桔、蘆柑采摘。聽取徑侖村黨委書記就村片區發展、鄉村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運營模式等方麵的工作經驗。

謀產業發展之路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如何更好地謀劃、落地、壯大農村產業,是學習的關鍵。培訓班一行走進田間地頭,實地參觀林溪村艾草推廣示範點,與負責人交流艾草產業種植情況,參觀了半月山英琪馬術館、曆史建築奎璧齊輝樓,學習文旅產業融合模式;來到石銘村翁婆峰中草藥科普園,切身體驗科普園的觀賞、科普教育、休閑娛樂諸多功能;在培斜村參觀了竹席生產基地、鄉村生態旅遊園及黨建富民強村實踐館,深入了解鄉村產業運營模式。

模擬實踐出真知
為更好地檢驗學習成果,培訓班還開展了“模擬書記繪藍圖”活動。活動以分小組沙盤演練的形式,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及當地的自然人文資源,鄉村發展等情況,以書記身份繪製鄉村發展藍圖。各小組分別就鄉村規劃、鄉村整治、產業運營等方麵展開討論,結合考察學習情況理思路、講措施,在交流中碰撞思維、增長新知。

梅州市農業係統骨幹人才培訓班自9月份開班以來,目前兩期培訓已全麵結束。培訓班通過“理論教學+現場教學+沙盤演練(模擬實訓)”模式,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學習示範鄉村治理、產業運營經驗,進一步拓寬和豐富了梅州農業農村領域幹部工作思路,打開了思維格局,為接下來梅州如何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做好鄉村產業規劃,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方麵指引了方向,為更多創新的鄉村治理經營理念和模式在梅州融合運用,落地開花奠定了基礎。
【全媒體記者】魏麗文
【通訊員】鄭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