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梅州市農林科學院謝嶽昌副院長、果樹所所長李國華研究員帶領果樹所科技特派員團隊到大埔縣大東鎮開展“農業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科技下鄉活動。科技特派員團隊先抵達白土村指導板栗樹的春季管理工作。果農向科技特派員團隊反映:每年春季都看到板栗花開了很多,但掛果時卻常常不多。李國華研究員在板栗園現場向果農講解板栗雌雄花的知識:在不加人工控製的情況下,板栗雄花與雌花的比例通常為20-50∶1。雄花先開,在下部,最後雌花開,大家平常看到的大部分是雄花,雄花消耗了樹體大部分的營養物質,會使產量明顯降低,所以必須控製雄花序數量,最好使雄花和雌花的比例保持在5∶1左右,並且增施鉀肥,有助於抑製雄花序的過旺生長,品種不同也會引起雌花過少,造成產量低。

李國華研究員向果農講解板栗雌雄花的知識
科技特派員團隊隨後到大埔縣昌隆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現場調研,並交接了引入的3個板栗新品種種苗三百多株,並指導板栗的春季嫁接技術。

謝嶽昌副院長指導老板栗樹的換冠嫁接
接著科技團隊進村入戶調查板栗種植現狀,提出用3-5年時間在白土村開展“白土板栗”優株篩選、優良無性係培育等科技活動,為下一步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和產業振興項目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李國華研究員指出管理粗放、實生苗種植是造成白土板栗產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梅州市農林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將派出專家團隊從白土板栗這一傳統品種中選育出好吃又高產的板栗品種,並進行無性係繁殖、推廣,從種源上徹底改變白土板栗低產的現象。

梅州市農林科學院在白土村建立“白土板栗科研示範基地”

科技特派員團隊查看老板栗樹生長狀況
最後,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就農業科技服務、板栗項目對接等相關情況與大東鎮曾春生書記、楊震鎮長,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人員進行了座談。
大埔縣大東鎮白土村板栗種植曆史悠久,村內“板栗王”樹齡據考有近200年曆史,目前全村板栗種植麵積1000多畝,素有“板栗之鄉”美譽。白土村氣候宜人,綠水青山,紅壤土質,富硒且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非常適合板栗的生長,生產出的“白土板栗”品質好、風味佳,遠近聞名。

大埔“白土板栗”
駐大埔縣大東鎮工作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