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 工作動態 【鄉村振興】小鄉村藏著大產業,梅州奏響鄉村振興“春日交響曲”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農業農村局 > 工作動態
【鄉村振興】小鄉村藏著大產業,梅州奏響鄉村振興“春日交響曲”
來源:南方+   時間:2022-04-19 09:49:40   瀏覽:-
字號:

    春已至,農桑起,四月的梅州大地,一派春忙新圖景。

圖片

俯瞰茶田,滿眼綠意盎然。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當前,梅州的鄉村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一片葉子撬動一個產業、小小黃骨魚遊出致富路、振興路上“鴿”顯神通、“賞花經濟”帶火鄉村旅遊……小鄉村藏著大產業,闖出了大名堂,奏響了鄉村振興“春日交響曲”。

圖片

育秧棚內,翠綠的秧苗生長茂盛,煥發出勃勃生機。


圖片

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飼養模式,帶動農戶從事肉鴿飼養,扶持農村發展家庭養殖。


    春早忙,年豐收,梅州春耕備耕先人一步,吹響新一年鄉村振興的號角。眼前一片片鋪平的新土,重披綠裝,今年55歲的張慶友看著眼前的景色,心裏樂開了花。

  整治撂荒地,播種希望田,五華縣黎洞村黨支部和村民想出了“合夥開荒”的主意,采取“合作社+股份製”方式進行荒地複耕,並打造“打工掙薪金、經營賺現金、入股得股金”的“一地生三金”模式,拓寬增收渠道。

圖片

五華縣棉洋鎮黎洞村撂荒地開墾後,村民認真準備秧苗播種。


圖片

無人機飛播作業,進一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村裏成立了合作社,並‘發行’了股份,大家集資複耕,我當時立馬支持,還和村支書說要當第一個參股的。”張慶友第一時間出資1萬元認購了10股。

  梅州鄉村產業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勢頭,尤其是特色產業遍地開花,農民致富頻出新招。

圖片

茶葉迎豐收,茶農笑意濃。 


    走進梅縣區梅南鎮九龍村浪蕩石窩尾頂,滿眼綠意盎然,茶田一壟接著一壟,茶農頭戴草帽,手指在茶樹上翻飛,一片片新葉落入茶袋,散發出沁人的清香。

  茶農羅柏迪正扛著剛剛摘下的茶葉走下山頭,準備送往村民家中進行炒製。“今年天公作美、雨水充足,預計總產有2000多斤,產量、品質都有所提升。”羅柏迪說。

圖片

製茶房內,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這邊廂春意濃濃,茶香悠悠;那邊廂魚躍湖麵,水美魚肥。

  星羅棋布的水產養殖基地,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大早,養殖戶陳偉慶便來到魚塘撈魚,隨著漁網漸漸被收起,一條條活潑亂跳、色澤金黃的黃骨魚露出水麵。

圖片

隨著漁網漸漸被收起,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黃骨魚露出水麵。


    經過10多年的發展,陳偉慶經營的養殖場已經成為梅州範圍內屈指可數的大型黃骨魚養殖基地,每年可出產100多萬條黃骨魚,年產值可達300多萬元。

  “接下來,我打算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探索提升魚的品質,並為有意願的養殖戶提供技術支持和市場對接等服務,攜手把品牌做大做強,讓致富路越走越寬。”陳偉慶說。

圖片

農戶在田間勞作,為水田披上一襲綠色的新裝。

    在希望的田野上,發展新行業新業態,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已成為新風尚。

圖片

打破單一的觀光旅遊模式,露營經濟的引入,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性的發展動力,帶動集群效應、地域旅遊。 


    春來花自開,梅州杏花微雨、桃紅李白,萬物複蘇。這時,以生態觀光、水果采摘、觀賞花卉為主題的鄉村遊“熱”了起來,在梅州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旅遊業態。

圖片

在櫻花園內,市民或帶著孩子遊玩,或在花下留影,盡情享受這份春日佳景。


    在靈光寺旅遊區,萬株櫻花活力綻放,一樹接著一樹、一枝壓著一枝,朵朵粉嫩的櫻花帶著初春的浪漫款款而來,煞是好看。

  “靈光寺景區在有千畝茶園的基礎上,於4年前引進了1萬株紅粉佳人櫻花,在茶帶裏麵種植,通過這幾年的養育,形成了今天這樣的景觀。”梅州靈光寺旅遊區總經理曾振華介紹,每到賞花時節,景區遊人如織。

  梅州廣袤田野上,稻香魚肥、瓜果飄香,一張張洋溢著喜悅的笑臉、一個個產業火熱發展的場景,彰顯著鄉村產業振興的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