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 工作動態 農技“輕騎兵”出動,探索廣東柚數字植保模式!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農業農村局 > 工作動態
農技“輕騎兵”出動,探索廣東柚數字植保模式!
來源:南方+   時間:2022-02-14 08:55:31   瀏覽:-
字號:

    一年之計在於春,為推動廣東省數字農業建設,2月11日,在《廣東農技服務“輕騎兵”鄉村行工作方案》發布之際,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廣東省農科院、梅州市有關農業部門專家代表、鄉土專家及相關企業代表,組建農技服務“輕騎兵”,先行先試,就柚子智慧植保聯合攻關,探索創建我省數字綠色防控發展模式。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未來已來,智能精準成植保施藥主旋律

    “植保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不可逾越的短板,實現智慧農業首先要實現智慧植保。”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成果轉化處處長袁會珠在會上表示,智慧植保是基於植物保護理念,利用航空遙感、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等技術,研發基於作物種類、冠層結構特征及病蟲害特性的人工智能精準變量防控技術,實現複雜植保技術的智能化、精準化、簡便化與可視化。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成果轉化處處長袁會珠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成果轉化處處長袁會珠

    近年,我國無人機數量和飛防防治作物麵積持續增加,服務組織發展迅速,覆蓋作物更加豐富,智能精準已成為植保施藥主旋律,植保無人機高效低風險施藥技術研究需求非常迫切。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在無人機施藥方麵已進行大量探索研究,針對無人機施藥有效性問題,其在2017-2020年組織全國飛防藥劑、助劑和飛行參數聯合試驗26次,共6個科研單位、7個推廣部門、10個無人機企業、17個藥劑企業和14個助劑企業共同參與。

    針對無人機施藥無藥劑選擇標準的問題,其研究了霧滴密度、施藥液量和防效之間的關係,證明了水乳劑、微乳劑和懸浮劑相比於水分散粒劑和可濕性粉劑更適合無人機噴霧;研發了霧滴密度指導卡、測試卡、比對卡,“三卡”聯用,實現“霧滴個數”指導噴藥,減少藥液噴施量30-70%;從果樹識別率、航線精準性和噴霧質量三方麵係統研究植保無人機AI智能果樹模式;針對植保無人機施藥的飄移和蒸發的流失問題,研究建立飛防助劑評價方法,研發長鏈脂肪酸酯、長鏈脂肪酸聚醚和聚矽氧烷為主要成分的新型噴霧功能助劑,飄移量減少35.3%-51.8%,防效提高10%-15%,農藥減量20%-30%。

飛防試驗示範現場。

飛防試驗示範現場

    在鑽蛀性害蟲的精準防控方麵,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研發植保無人飛機撒施顆粒劑的新劑型和新施藥方式,在克服傳統施藥費工低效的基礎上,實現了草地貪夜蛾的精準防控,拓展了生物農藥的使用範圍,該研究成果成為智慧植保研究中智能化防治技術產品的代表之一。“為了促進無人機植保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已經完成水稻、小麥和柑橘等作物無人機施藥參數的確定。”袁會珠說。

田頭精準指導,推動智慧防控應用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種植業技術與種業推廣部副部長曾艾蘭表示,梅州柚作為梅州重要的農業支柱產業,產業基礎非常好,發展優勢顯著。在病蟲害防控方麵,推動智慧防控,減輕用工成本,探索減藥增效和綠色發展是助力梅州柚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並為全省智慧植保推廣,積累經驗,貢獻梅州力量。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種植業技術與種業推廣部副部長曾艾蘭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種植業技術與種業推廣部副部長曾艾蘭

    “柑橘黃龍病在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地區很難完全杜絕,但可防可控。”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古廣文指出,建立以防控柑橘木虱為第一要務的柑橘黃龍病防控體係是非常重要的,飛防將成為防治柑橘木虱很好的手段。首先要教果農認識柑橘木虱,精準用藥(專用藥)防治。科學砍除病樹,砍樹前必須全園噴藥,然後馬上補種無病毒苗。冬季清園必須要先噴藥再修剪。新種植柑橘園時,盡量建立生物隔離帶,不要連片種植。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古廣文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古廣文

    廣東省農科院果樹所副所長董濤認為,目前人工成本越來越高,飛防可減少用工成本,且能取得更好防效,值得推廣應用,農機與農藝結合能更好助力數字農業發展。“實現數字化,除了數字農業信息技術,還需要配套的栽培模式去適應信息化、機械化、數字化的應用。”董濤結合國外學習經驗談到。

    廣東省農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員宋曉兵表示,通過調研發現,目前廣東貢柑、砂糖橘打藥次數較多,其團隊正在探索無人機統防統治柑橘木虱。飛防雖然能很好解決用工成本,但在果樹防控上,還存在一些亟需探討解決的問題,比如內堂果和葉背麵如何有效噴藥。

    平遠縣李氏家庭農場負責人李金平種植400畝臍橙,他表示,目前果園全部安裝固定噴霧設備,實現噴藥機械化,節省較多人工,後期將試驗飛防噴藥效果。

平遠縣李氏家庭農場果園全部安裝固定噴霧設備

    “目前廣東的施藥技術碎片化,集成度和標準化程度低,缺乏適用於本地作物特色的施藥技術。”通過對廣東果樹施藥情況的調研,袁會珠研究團隊製定廣東果園智慧植保試點實施計劃,集成創新,技術引領,通過選定三個水果品種(柑橘、蜜柚、聖女果)代表性基地作為試點,將先進的施藥技術與當地種植模式進行融合,在不增加生產成本的前提下,保證防效;標準研究,規範引領,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形成一套適用於該作物病蟲害防控的作業規程,在全省進行應用推廣;人、機、劑、技、法同步推進,形成廣東省飛防用藥選藥、施藥作業標準化,施藥人員資質標準化和環境生態化的全方位立體化智慧植保體係;需求導向,解決產業“卡脖子”難題,針對病蟲害防控特殊技術需求進行研發,形成適用於廣東本地需求全覆蓋的病蟲害防控技術與產品。

專家團在臍橙基地調研情況

專家團在臍橙基地調研情況

    據了解,《廣東農技服務“輕騎兵”鄉村行工作方案》要求,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將牽頭統籌技術力量,圍繞各地產業發展和技術需求,組建農技服務“輕騎兵”,以小分隊形式,深入生產一線,開展全產業鏈、全方位的農技服務,著力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高效解決農技推廣“最後一公裏”和農產品上行“最先一公裏”問題,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我省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參會人員合影  南方農村報 劉慶樂 拍攝

參會人員合影 

參會人員合影 

試驗示範人員合影。

試驗示範人員合影




【記者】劉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