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根基。2018年以來,全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於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決策部署,圍繞“產業興旺”的目標要求,高標準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至2021年底,全市共創建了1個國家級、2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接下來,我們要繼續高質高效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有力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著力高位高標推動,高效推進產業園建設。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列入全市“三農”重點工作,高位高標推進產業園項目的建設落實,形成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合力推進的工作機製,高效推動產業園建設。聚焦優勢產業,在國家和省重視支持下,聚焦梅州優勢農業產業,進一步推動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做大做強、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市創建了以梅州柚為主導產業的1個國家級、3個省級產業園,嘉應茶為主導產業的4個省級產業園,客都米為主導產業的4個省級產業園,臍橙、南藥、蔬菜各1個省級產業園。
著力創新工作舉措,切實提高產業園創建成效。積極創新工作舉措,推動產業園提檔升級。要創新監管措施,切實落實督查、通報等措施,出台一係列產業園管理新模式。出台扶持政策。市政府出台了《梅州柚產業發展工作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促進梅州柚發展的28條舉措,形成多方聯動、共同推進梅州柚產業發展的工作局麵。要創新金融支撐。為推進梅州柚產業發展,聯合中國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出台“梅州柚產業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提供基礎設施建設貸、入園企業建設貸、實施主體信用貸等,解決融資需求。要強化科技支撐,推動各產業園主動與省農科院、華南農大等科研院校開展科技合作,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要主動協調服務,統籌做好產業園的農村公路保障,積極安排供水、供電、通信服務,為產業園建設打下堅實基礎。要著力破解堵點難點,有效解決建設用地難題,確保每個產業園都不會因為用地問題而“卡死”。
著力延伸產業鏈條,持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各產業園要圍繞優勢產業的標準化種植、產品研發、加工流通等環節進行建設提升,精深加工鏈條不斷延伸,稻魚共生、金柚公園、生態茶園等農旅融合持續發展,引領帶動梅州柚、嘉應茶、客都米等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全市統一規範使用“梅州柚”“嘉應茶”“客都米”區域品牌名稱、Logo和形象,打響了“梅字號”農業品牌,品牌建設成效明顯,有效輻射帶動農民增產增收。積極探索聯農帶農機製。截至目前,全市2018-2020年建設的1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輻射帶動農戶13.09萬戶,園內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萬元,比建設前增長了21.3%。
作者單位:梅州市農業農村局 李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