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021年廣東省農產品“12221”市場體係建設人才培訓班(第七期)在梅州市舉辦。來自梅州各區縣農業農村部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150多位農業產業人士參加了培訓。

“12221”市場體係建設人才培訓班(第七期)在梅州市舉辦
據介紹,“12221”培訓班近兩個月內連開七期,覆蓋潮州、茂名、清遠、韶關、陽江、湛江、梅州等粵東西北地區,通過講好“12221”市場體係建設的理論成果與實踐成效,在全省範圍內掀起一輪學習熱潮。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羅惠蘭(右2)、廣東省市場體係與數字農業專班常務副主任張海發(右1)、
梅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梁誌堅(左2)、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愛東(左1)出席培訓班
本次培訓邀請了廣東省農科院經濟信息所、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南方農村報、盒馬鮮生、一畝田、廣東省南方名牌農產品推進中心、中國郵政梅州分公司、廣州市農聯科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為學員們進行了授課。
傳授經驗:“12221”模式可複製可推廣
“開展‘12221’市場體係建設的三年以來,廣東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目前全省已創建了16個國家級、161個省級和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羅惠蘭說,“12221”市場體係建設是促進打響農業品牌、提高農產品品質、促進產銷銜接、優化供給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和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羅惠蘭作開班動員講話
“近年來,梅州積極開展廣東梅州柚“12221”市場體係建設,推動梅州柚上央視、亮屏廣州塔、登陸上海灘。”梅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梁誌堅表示,梅州以梅州柚為拳頭產品,帶動嘉應茶、平遠橙、興寧鴿、客都米等梅州特色農產品共同發展,實現了梅州農產品產值和品牌價值的連年提升。

梅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梁誌堅致辭
“梅州柚的重視程度、社會好評、資源投入度、從業人士自豪感、對梅州經濟發展的貢獻均前所未有。”南方農村報社品牌與數字農業事業部副總監李金璽介紹到,通過“12221”市場體係建設,梅州柚實現“五個前所未有”。
他提出,在廣東梅州柚以及廣東六大優勢水果的“12221”市場體係建設中,社會化傳播是濃墨重彩的一筆。2021年1月,“廣東梅州柚號”飛機起航,帶動梅州柚登上熱搜,全網獲得3億閱讀量。此外,“農字號”登大屛、進銷區、大V打CALL、駐高鐵、農產品音樂節等等方式,無一不在彰顯社會化傳播的魅力。

南方農村報社品牌與數字農業事業部副總監李金璽解讀“12221”
今年,梅州利用線上+線下、傳統+數字等創新性社會化傳播手段,多措並舉,形成廣東梅州柚“12221”市場體係建設的可複製可推廣經驗,以及廣東省特色優勢農業發展的樣板,助力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在全國前列。
重視營銷:品牌建設銷售實踐兩手抓
梅州擁有17個區域公用品牌,其中梅州柚、嘉應茶、平遠橙等品牌享譽全國。“一個優勢產業要做好品牌策劃,明確品牌發展方向。”廣東省南方名牌農產品推進中心總監王周元說到,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相融合的“新三品”融合製度有利於優勢產業的發展。

廣東省南方名牌農產品推進中心總監王周元講解申報規則
“梅州郵政發揮商流、物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的獨特優勢,助力梅州柚的品牌建設和銷售實踐。”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渠道平台部經理助理何平說。

結合郵政與梅州柚形象的“柚好郵來”商標
在品牌建設方麵,梅州郵政結合梅州柚和郵政的文化元素,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柚好郵來”商標,目前已成功獲批,進入商標公示階段。設計製作印有“郵政農品”“柚好郵來”LOGO的梅州柚項目專用包裝箱、宣傳折頁、展架等,通過宣傳包裝提升梅州柚品牌形象。開設梅州柚主題郵局,舉辦開業揭牌儀式進行宣傳造勢,延伸梅州柚品牌文化深度。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渠道平台部經理助理何平分析郵政經驗
在銷售實踐方麵,梅州郵政依托郵樂網、拚多多、果蜂商城等郵政自有平台,學習強國積分兌換商城、南粵分享彙等合作平台,開展萬人拚團、節日促銷、政企客戶購等優惠活動,多平台多渠道推廣銷售梅州柚。今年,梅州郵政銷售了價值2029.4萬元的梅州柚;寄遞梅州柚45萬件,總計6769.09噸。

廣東一人一畝田新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數字事業部高級經理鄭佳嫄介紹RCEP
“目前,廣東農產品出口到RCEP成員國約占出口總額的24%。”廣東一人一畝田新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數字事業部高級經理鄭佳嫄介紹到,《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於2022年1月1日生效,梅州應抓住農產品出口新機遇,發揮梅州柚易存儲的特點,盡快融入RCEP,推動梅州柚出口。

廣州盒馬鮮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高級經理黃潔發言
此外,廣州盒馬鮮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高級經理黃潔針對“數字營銷渠道建設的實踐與應用”作專題輔導,分享了盒馬鮮生在廣東多個地市的成功案例,為梅州提供學習樣板。
產地保鮮:國家級試點縣在梅州大埔
“產地冷藏保鮮是農產品市場端、生產端以及流通端的結合點,通過田頭智慧小站建設,可以延長廣東特色農產品的生命周期和銷售半徑。”廣東省農科院經濟信息所助理研究員江順介紹,廣東目前有四個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縣”,梅州大埔縣為其中之一。

廣東省農科院經濟信息所助理研究員江順科普田頭智慧小站
據了解,田頭智慧小站有倉儲保鮮、加工包裝、直播電商、區域農業數據收集發布、新技術示範推廣、新農人創業實訓孵化、市場集散、農業金融保險對接、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土地流轉、農技農機農資信息)發布對接、農村政策法規宣傳等十大功能。“抓住國家級試點縣的機遇,大力建設田頭智慧小站,可明顯提升梅州農產品的出村能力。”江順說。

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農產品加工裝備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工程師劉軍講解冷鏈物流知識
對此,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農產品加工裝備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工程師劉軍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產地保鮮所涉及的“最先一公裏”是我國農產品冷鏈的最大短板,存在基礎設施薄弱、產地冷鏈設施設備存在季節性閑置、基層冷鏈物流人才缺乏、標準化程度低、品牌意識薄弱等問題。“別讓生鮮農產品在最先一公裏斷鏈。”

廣州農聯科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學鋒作專題輔導
培訓的最後,廣州農聯科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學鋒針對“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的開證步驟進行了專題輔導。他介紹到,開具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可以提升消費者購買信心,擴大銷售渠道,目前如盒馬鮮生、錢大媽、番薯藤等銷售渠道在申請供貨時均要求有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有利於梅州農產品品牌形象的整體提升。”傅學鋒說。

2021年廣東省農產品“12221”市場體係建設(梅州)人才培訓班
【記者】周誌方
【攝影】程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