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少數民族 【轉載】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轉載】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來源:國家民委   時間:2025-02-12 16:34:20   瀏覽:-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強調,“加強中華民族曆史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積極開展對外人文交流,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故事本身就呈現出多元一體且團結進步的曆史脈絡,其中的複雜性、動態性、辯證性顯然超越單一的民族國家敘事。然而,當下講述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的話語往往無法與其應具有的整體性和曆史性相匹配,多流於簡單化、表淺化,乃至偏見化。因此,要提升對內和對外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的能力,以豐富的內涵和精準化的方式,處理好麵向不同輿論場的介紹、闡釋和回應,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營造良好的國內外輿論環境。



  

  ▲2月7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暖場表演。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將“四個共同”拓展為“五個共同”,強調“我國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書寫了輝煌的中國曆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指明了看待中華民族曆史必須堅守的正確立場。從“四個共同”到“五個共同”,突出了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核心利益的核心、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係,進一步從各民族共創中華的曆史大勢中抓住了主脈,為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曆史觀標定了更為關鍵的價值之錨。團結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文化精神基因,是“大一統”傳統、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征。團結既是意識和情感層麵的,也是物質和理性層麵的。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征程中,各民族隻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在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上,“我國少數民族麵貌、民族地區麵貌、民族關係麵貌、中華民族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曆史性巨變”。這樣的巨變是我們黨堅持“兩個結合”,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是中國式現代化推動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光輝實踐。追求進步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興盛的不竭源泉。在各民族共同發展的過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日漸牢固,更為深沉的文化、價值、情感力量日益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持久推動力。

  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需要特別強調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各民族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意識。要甄別不同輿論場、不同媒介的特征,以精準的內容投放匹配多元、分化、流動的國內外傳播環境,不斷提升民族議題的體係化傳播能力。


  圖片

1月21日,西北民族大學“多彩中華”中國民族藝術代表團赴維也納訪問,參加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舉辦的“2025維也納聯合國蛇年新春招待會”。


  聚焦融通議題。中華各民族血脈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經濟相依、情感相親,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所孕育的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永遠是全體中華兒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係。然而,長期以來,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代表的大多數移民社會往往將多元文化放置在兩個視野中進行理解,一個是社區層麵的文化融合和隔離,另一個是對原住民和少數族群的權利保護。麵對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他們往往將一體曲解為同化,誤解乃至汙蔑抹黑中國的民族政策。因此,對外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需要準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係,講清楚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

  聚焦互嵌議題。中華各民族經濟相依、互嵌式發展,其中凸顯的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等理念,是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的重要資源。麵向國內,要大力宣傳各地區各民族共同參與強國建設、推動民族複興、促進人民幸福的集體性努力,並依托民族地區特色資源稟賦,不斷豐富紮實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敘事。麵向國際,要講清楚從過去到現在,我國各民族已經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情感等方麵的長期互動,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中華民族共同體,這與大多數移民社會在相對較短的曆史時期內所形成的族群分化格局是存在顯著差異的。


  圖片

 2024年10月15日,外國嘉賓在新疆伊寧市喀讚其民俗旅遊區參訪。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聚焦發展議題。不斷挖掘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故事,講好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故事,注重遴選以下兩類故事類型,分別向國際社會的不同區域進行講述。一是麵向西方發達國家,更多講述中國式現代化在民族地區社會治理方麵所帶來的治理效能提升和民眾的廣泛參與,以及如何運用新興數字技術解決經濟與社會發展問題;二是麵向發展中國家,分享減貧脫貧經驗,更多講述國家如何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務來增加各族人民福祉,以及各民族如何在國家建設中形成廣泛共識。

  聚焦共同繁榮議題。在西方主導的國際輿論場,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往往被偏見化為一種極端的民族主義,全然不去考慮中華民族形成的漫長曆史和多元一體格局,以及社會個體在這一進程中的獲得感和成就感。這無疑與大多數西方社會自身的極端分化和不可能實現共同繁榮的判斷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對外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應在持續凸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同時,著重將共同富裕、共同認知、共同情感的事實推向前台。與此同時,應不斷提升對國際社會族群分化、隔離、衝突的分析能力,及對其導致的無法共同應對發展、環境、生態、健康、社會認同等危機的批評能力。

  總而言之,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應著力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的元敘事,針對不同議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群體,發展精準的輿論分析能力、內容投放能力、危機處理能力、話語博弈能力,以提升知外能力為抓手,不斷打造融通中外的民族議題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新體係,為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姬德強係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研究員,教育部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