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養老服務是指由國家直接提供或者通過一定方式引導相關主體向老年人提供旨在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所必需的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務。
2023年以來,豐順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養老服務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所作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市關於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的工作要求,紮實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建設,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全麵提高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和運營效能,推動養老服務從“有”向“優”提質升級。
優化頂層設計 構建三級養老服務網絡
8月11日,豐順縣舉行湯坑、潘田、大龍華3家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敬老院)統一揭牌儀式,此次活動主會場設在湯坑鎮,分會場設在潘田鎮和大龍華鎮。

豐順縣舉行湯坑、潘田、大龍華3家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敬老院)統一揭牌儀式。
此次掛牌的3家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總投資超2217.16萬元,總床位達133張,覆蓋全縣12個鎮(場),是豐順縣構建“縣-鎮-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的關鍵節點,將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文化娛樂等全方位服務,有效填補了豐順縣區域性專業養老服務的空白。
走進湯坑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敬老院),隻見老人們聚在一起,有的在玩撲克牌、有的在看書、有的在聊天,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很是溫馨。“這裏翻新後,環境變好了,設備也更新了,住起來更舒服了。”現年74歲的鄭雙利,在湯坑鎮敬老院入住已15年有餘,說起敬老院的變化,他難掩喜悅之情。

豐順縣順康養老護理院內,老人在下棋。
近年來,豐順縣作為梅州市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縣,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通過整合16家鎮級敬老院並收歸縣級直管,構建起“1+6+N”三級養老服務網絡:“1”指的是1個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縣社會福利中心),承擔兜底保障、資源協調、應急救助等綜合功能;“6”指的是湯坑、潘田、大龍華等6家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輻射全縣所有鎮(場);“N”指的是N個鎮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村級養老服務站點,實現縣、鎮、村養老服務無縫銜接。目前,全縣改造升級養老機構總建築麵積12134平方米,設置床位322張,可實現有意願特困人員100%集中供養。
“在養老服務體係建設中,豐順縣作為梅州市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縣,肩負著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的重任。”豐順縣民政局副局長劉兆陸表示,豐順縣以“五個優化”為抓手率先在全市啟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旨在走出一條全新路徑,打破公辦養老機構的體製壁壘,激活市場動能,撬動社會資源,推動公辦養老機構從基礎保障邁向高質量發展,為我市乃至更大範圍的養老服務體係建設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
“縣委縣政府出台了《豐順縣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及具體實施方案,從製度層麵為改革攻堅提供堅實保障,明確改革的目標、任務和實施步驟等。”在問及政策如何支持具體落地的時候,劉兆陸表示,通過引進“國企+民企”組建廣東嘉城順康養老產業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國企和民企的優勢,利用市場力量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按照政府兜底型、社會兜底型、普惠型的功能定位,對6家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進行運營管理,精準對接不同群體的養老需求,將政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養老服務。
在規劃建設中,豐順縣注重統籌交通便利性與服務覆蓋範圍。以湯坑、潘田、大龍華等中心鎮為核心節點,選擇人口集中、基礎設施完善的區域布局,確保養老服務資源高效輻射周邊鄉鎮。例如,湯坑中心服務縣城及湯西、北鬥等6個鎮(場),潘田中心服務潘田、黃金等周邊區域,形成科學均衡的服務網絡。

創新運營機製 推動“公益+市場”雙輪驅動
“在保持公辦屬性、國有資產屬性不變的前提下,豐順縣采用運營和護理外包模式,引進廣東嘉城順康養老產業有限公司參與運營管理,突破傳統公辦養老機構體製壁壘。”劉兆陸表示,一方麵,兜住兜牢特困人群需求,優先為失能、失智、獨居、留守、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人提供照護服務,保障公益屬性;另一方麵,允許運營方將機構內剩餘床位向社會老人開放,通過市場化運營提高服務水平和競爭力,最終形成“政府主導、國企控股、民企參與”的可持續良性發展模式,實現公益與效率的平衡。
這一改革顯著提升了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以豐順縣順康養老護理院為例,作為梅州市首家公建民營五星級養老機構、梅州市第一批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居家護理、機構護理),該院配備236張醫養結合床位,提供“醫療+生活+康複”綜合服務。通過個性化照護計劃、“五心”服務(愛心、安心、順心、省心、孝心)以及三甲醫院綠色轉診通道,實現精細化、人文化養老服務。目前,該院入住率達96%,成為養老服務的標杆。
走進豐順縣順康養老護理院,庭院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大廳明亮舒適、房間整潔溫馨。
在活動室裏,記者看到各種先進的設備整齊擺放,專業的康複理療師正耐心地協助老人進行康複訓練。豐順縣順康養老護理院副院長廖桂霞介紹道,該護理院在院內設置醫療機構,提供單人房、雙人房、多人房等房型,房間內配備緊急呼叫係統、中心供氧係統、自動護理床、冷暖空調、適老化家居等設施設備,院區監控全方位覆蓋,確保醫療與生活護理無縫銜接,打造專屬於老年人溫馨的家園。今年104歲的徐奶奶入住豐順縣順康養老護理院已經2年多了,她說:“這裏挺好的,吃得好、住得好、環境好、服務也好,我十分滿意。”

豐順縣順康養老護理院內,護工在幫助老人做康複運動。
“我們為每一個入住的長者製定個性化‘照護計劃’,明確護理等級、服務項目、風險防範、膳食種類、特殊照護等注意事項。”豐順縣順康養老護理院護理部主任楊李華說,每個老人入住前需進行能力評估,建立健康檔案,並定期動態調整方案,將精神撫慰、心理嗬護與品質護理深度融合,確保老人身心健康。
此外,該護理院定期舉行護理知識培訓、崗位練兵、技能評比,以及護理實操演練和經驗分享,形成以老帶新、能者為師的業務傳幫帶機製。“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進社區資源整合,持續拓展居家上門服務的覆蓋範圍。針對不同年齡段設計差異化服務,滿足不同老人的全周期照護需求。”豐順縣順康養老護理院院長鄭清水說。

聚焦智慧賦能 打造全域協同養老服務體係
豐順縣積極拓展社區居家養老,通過“1+N+M”體係(1個縣城總部、N個鎮級中心、M個社區站點),推動養老服務向基層延伸。豐順縣順康養老護理院計劃開展居家上門服務,滿足活力老人慢性病管理、短期康複等需求,實現全周期養老覆蓋。
“我們將遵循‘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立足新發展階段,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優化供給格局、強化重點保障、推動普惠共享’為核心,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係。”談及下一步工作計劃時,劉兆陸表示,將重點保障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的照護需求,著力打造覆蓋城鄉、分級分類、可持續的養老服務新格局,奮力譜寫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豐順篇章”,逐步形成具有示範意義的養老服務品牌。
豐順縣還將智慧養老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將借助豐順縣救助站置換場地的契機,把原救助站場地改造為智慧養老服務管理平台,實現線上線下聯動,以及機構、社區與居家養老服務的無縫銜接,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的智能化、一體化水平。”劉兆陸說:“我們將根據發展需要,適時調整各中心的覆蓋區域範圍,確保在交通便利的基礎上,最大化服務覆蓋範圍,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與養老需求的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