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即將到來,人員流動性增大,疫情傳播風險將進一步加大。梅州市各部門及早部署,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守好每一道防線。

發揮村(社)防控基礎作用
村(社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陣地,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入戶宣傳、社區廣播、張貼公告、電子信息平台……在各村(社區)內,梅州市以接地氣、近群眾的疫情防控宣傳方式,把最新的疫情資訊、防控科普等內容不間斷地送到各家各戶中。
在做好常態化村(社區)防控工作中,梅州市把社區防控作為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務,組織工作人員協助社區做好入戶排查、聯係群眾等工作,為居民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確保疫情防護宣傳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同時引導居民從自我做起,科學佩戴口罩、保持合理社交距離、減少人群聚集。
記者從市委政法委了解到,接下來,梅州市將繼續發揮基層“哨點”、大數據專班、各級“三人小組”、樓棟長的作用,廣泛動員網格員、治安員、聯防隊員和誌願者等群防群量,下沉基層一線,落實重點人員落地核查、落實健康分類管理措施、配合處置轄區疫情、及時報告防控風險等四項工作任務。並通過借助“健康碼一碼通”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疫情排查和監測預警的能力水平,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針對春節外地回鄉人員,各級“三人小組”將嚴格落實輸入人員的各項隔離措施,特別是對中高風險地區及新出現疫情地區來梅返梅人員,切實加強追蹤排查和健康管理工作,一旦發現體溫異常,將在第一時間報告並轉診到定點醫院,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
加強民政重點場所防控力度
近日,省民政廳確定2021年1月15日至3月8日為全省民政係統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特別防護期。記者來到大埔縣福利院看到,每一位進入院內的工作人員都需佩戴口罩進行掃碼、測溫、登記。這是疫情防控以來,梅州市民政機構實行的“四必”措施:必掃碼、必測溫、必戴口罩、必登記。

“老人、小孩都是極其容易受感染的群體,我們現在實行最嚴格的人員出入管控措施,暫停了來訪谘詢接待業務、誌願服務、社會實踐活動,拒絕所有家屬探訪。”據大埔縣福利院院長張淑芳介紹,在2020年1月20日,福利院暫停了所有的家屬探訪;直到7月份實行預約探訪,在指定路線、指定場所進行見麵;今年1月15日起再次暫停了所有來訪。
市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針對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社會救助等民政服務機構,各類物資都加強了管控和消毒,所有工作區域需定時定期進行清潔和消殺,保持環境清潔衛生。院內的老人、小孩以及全體工作人員需嚴格落實體溫檢測製度,實行晨午晚測溫,並做好記錄。同時,動員老年人盡量留院過節,鼓勵工作人員“非必要不返鄉”,在留在駐地過節。對於婚姻登記機關、殯葬服務機構將結合“粵康碼”,提供預約服務,對服務對象行程和健康進行提前了解,合理安排,盡量避免人員聚集,確保民政服務機構不發生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