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民政局 通知公告 梅州市殯葬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摘要
梅州市殯葬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摘要
來源:本網   時間:2021-09-18 10:59:48   瀏覽:-
字號:

        為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持續深化殯葬改革,規範殯葬管理,推進新時代殯葬事業健康發展,依據《殯葬管理條例》、《廣東省殯葬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及中央、省關於推動殯葬改革的相關決策部署,結合我市實際情況,製定本規劃。

一、“十三五”時期梅州市殯葬事業發展回顧

        “十三五”期間,全市各級民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民政部門的指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認真實施《梅州市殯葬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規範殯葬管理,注重突出殯葬基本公共服務公益屬性,著力推動基本殯葬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落實生態惠民綠色殯葬,殯葬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殯葬政策體係不斷健全,殯葬公共設施不斷完善惠民殯葬覆蓋範圍擴大節地生態安葬逐步推廣,殯葬服務管理水平提升紮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人才隊伍建設加快發展移風易俗新風廣泛宣傳

二、形勢要求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殯葬工作;省委、省政府提出新時代廣東殯葬改革創新發展方向;經濟社會發展對殯葬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新發展理念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以滿足人民群眾殯葬需求為出發點,多措並舉提升殯葬服務能力和水平,建設具有特色的惠民殯葬、綠色殯葬、文明殯葬、法治殯葬、智慧殯葬,推動新時代梅州殯葬事業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黨委領導,政府主導

--以人為本,保障權益

--統籌規劃,因地製宜

--疏堵結合,問題導向

--綠色發展,移風易俗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覆蓋城鄉居民的殯葬基本公共服務體係進一步建立健全,基本服務更有保障,選擇性服務更加豐富,殯葬服務設施日趨完善,公益性安葬(放)設施覆蓋率、節地生態安葬率顯著提升。殯葬綜合監管有力有效,殯葬行業發展更加規範,殯葬信息化管理和服務全麵普及,現代文明殯葬新風尚逐漸形成。

四、主要任務

(一)切實加強殯葬設施建設

        製定完善殯葬設施規劃,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控製性詳細規劃和“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的指導和約束下,統籌規劃和合理設置農村公益性殯葬設施。加快補齊公益性安葬(放)設施短板,盡快實現公益性安葬(放)設施服務全覆蓋。規範經營性公墓建設。規範原有經營性公墓的建設,從嚴審批經營性公墓。

(二)大力推行節地生態安葬

        大力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大力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加快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建設,實行墓位節地化、墓碑小型化、墓區園林化,新建公益性公墓和現有公益性公墓新建墓位(穴)全麵推廣使用臥碑,加快建設與自然環境融合、土地複合利用的新型生態安葬設施。健全節地生態殯葬設施的長效管理機製,落實節地生態殯葬設施的建設和管理責任,確保殯葬設施服務覆蓋範圍內的新增骨灰、遷墳骨灰規範入葬,堅決杜絕“隻建不管、隻建不進”。

(三)提升殯葬法治建設

        健全殯葬監管執法體製,落實政府各職能部門在殯葬領域規劃用地、建設運營、價格執行、市場監管、喪事活動等方麵的監管責任,充分發揮地方綜合執法部門作用,不斷提升殯葬法治建設能力和水平。加強殯葬問題綜合治理,鞏固殯葬專項治理成效,加強殯葬領域問題的綜合治理。

(四)夯實殯葬公共服務體係

        全麵提升殯儀館服務質量,推進殯儀館節能減排,全麵加強各殯儀館設施設備建設、服務質量建設、業務管理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黨風行風建設等,健全重大突發事件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製度,落實衛生防疫和幹部職工健康保護措施。大力實施惠民政策,繼續實施全市戶籍居民七項殯葬基本服務由政府免費提供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進一步擴大免費範圍,推廣民政、公安、人社、醫保、政務數據等部門一站式聯辦遺體處理、戶籍注銷、火化證明開具、社保發放停止、醫療保險支取等“身後事”的模式。加強殯葬服務行風建設,堅決整治利用殯葬行業特殊性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堅決整治殯葬服務違法違規行為。創新殯葬服務管理手段。加強互聯網、物聯網、5G、大數據等技術與殯葬管理服務全方位、深層次的融合應用。促進殯葬服務多元化,堅持以公益性為主體、經營性為補充的多種殯葬服務供給模式,在保障基本殯葬服務的同時,推動殯葬服務供給主體和方式多元化。

(五)積極推動殯葬移風易俗

        加強客家殯葬文化建設,全麵深化客家殯葬文化理念、殯葬禮儀等研究,營造“尊重生命、孝老敬親、厚養薄葬、慎終追遠”現代殯葬理念傳播氛圍。積極培育殯葬文明新風,大力倡導和推廣鮮花祭掃、踏青遙祭、植樹緬懷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樹立厚養薄葬、文明節儉、生態環保的殯葬新風尚新理念,努力營造人人支持殯葬改革、全社會關心殯葬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有效發揮村民自治作用,把節儉辦喪、文明辦喪寫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加強村(居)紅白理事會對群眾喪事辦理的指導、監督,引導群眾文明節儉辦喪。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主導、政府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基層落實、法治保障的工作機製。

(二)加大資金投入。加大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惠民殯葬、殯葬改革宣傳和殯葬執法監管等經費投入,確保殯葬事業經費支撐其可持續的發展。

(三)提供用地保障。各地要將殯葬事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年度土地利用計劃中,優先安排一定比例殯葬用地指標,滿足“逝有所安”需求。

(四)鼓勵探索創新。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等多形式投入方式,促進殯葬基本公共服務機製轉變和效率提高。對相對成熟的試點經驗,加強推廣應用。

(五)加強人才培養。建立健全殯葬事業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製,建立殯葬職業能力水平評價製度,加強對殯葬行業職工的關心關愛。

(六)加強宣傳引導。發揮先進典型的表率示範作用,做好“殯葬改革宣傳月活動”工作,充分發揮傳統媒體作用和新媒體傳播優勢,弘揚尊重生命、孝老敬親、厚養薄葬、慎終追遠等思想文化。

(七)強化監督檢查。各縣(市、區)要根據本規劃製定本地殯葬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各縣(市、區)要對本規劃實施情況加強監測並進行階段性評估,市民政局將牽頭組織對各縣(市、區)實施本規劃情況進行中期、終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