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民政局 殯葬管理信息 真情服務守護生命“終點站” ——訪“全省民政係統先進工作者”、梅州市殯儀館館長馮燕飛
真情服務守護生命“終點站” ——訪“全省民政係統先進工作者”、梅州市殯儀館館長馮燕飛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0-01-28 12:51:19   瀏覽:-
字號:

  近日,記者專訪了“全省民政係統先進工作者”、梅州市殯儀館館長馮燕飛,傾聽他從業20年的心聲,以及殯葬工作者心中那份特殊的為民情懷。

  以人為本守護逝者尊嚴

  逝者已矣,殯儀館成為人生的“終點站”,守護生命最後一程的人,除了逝者親友,還有一群殯葬工作者。1999年,恰逢梅江區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區直屬事業單位市殯儀館麵向社會招收工作人員,出生於平遠縣八尺鎮農村家庭的馮燕飛,抱著解決就業問題的心態報考,成功應聘。那一年,馮燕飛隻有23歲,這一入行,就是20年。

  遺體接運、整容化妝、入殮、火化、骨灰存放……這些工作,是每位殯葬工作者都要熟悉的業務。“麵對正常死亡的逝者,心理還能承受,最擔心的是處理交通事故和溺水浸泡的遺體。剛入行遇到因意外去世的小朋友時,我總會忍不住流下眼淚,這份工作需要我們擁有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馮燕飛說,接運遺體時,24小時待命的他們要第一時間趕到醫院、逝者家中或事故現場。每到交通事故現場,他們還要四處尋找散落在周圍的遺體殘骸,最大限度地保證遺體完整,給逝者以尊嚴,給喪屬以心理慰藉。

  馮燕飛坦言,自己在殯儀館工作的心理建設期長達兩年多的時間。期間,他主動向業內前輩學習殯儀服務知識,大多數殯葬工作人員為這個行業傾注了一生,他在老師傅身上學到最多的,除了業務知識,便是對逝者的尊重。“殯葬老師傅教導我們,麵對逝者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甚至要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對待。”馮燕飛說,他每年接觸的遺體至少有2000多具,時間久了,自己會以更平和的心態麵對逝者,並把殯葬行業當成守護生命尊嚴的一份崇高事業。

  真情服務彰顯人文關懷

  2017年1月,馮燕飛開始擔任市殯儀館館長。多年來,他秉承“文化立館、製度強館、管理治館、服務興館”的發展理念,給逝者和生者更多人文關懷,踐行為民之本,積極創建文明環保場館,倡導文明殯葬新風,打造新時代殯葬事業。市殯儀館也先後獲“全國民政係統先進單位”“廣東省模範職工之家”“廣東省巾幗文明崗”“廣東省民政係統行風建設示範單位”“梅州市文明窗口”“廣東省二級殯儀館”等稱號。如今,馮燕飛在為市殯儀館創建“廣東省一級殯儀館”忙碌著。

  記者在市殯儀館的文化驛站、家風家訓文化長廊、業務洽談室等地看到,室內精心布置了富有生命力的鮮花、水培植物、生態魚缸等裝飾,一改以往殯儀館冰冷的形象,為逝者家屬營造了溫馨舒適的休憩氛圍。馮燕飛說:“麵對情緒悲傷的逝者家屬,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從細微之處入手,改善館內環境,為群眾提供溫暖貼心的服務。”

  這是市殯儀館詮釋“以人為本、真情服務”服務宗旨的舉措之一。在馮燕飛的帶領下,該館成立了“向日葵禮儀服務隊”,結合優秀的傳統殯葬文化習俗和群眾需求,提供家奠禮儀式、獻黨旗儀式、祈福獻花儀式等一係列祭奠儀式,在莊嚴肅穆的儀式中用專業的服務,守護逝者尊嚴,慰藉生者心靈。他堅持每周帶領員工鑽研和探討,向業內名師、前輩請教優秀傳統殯葬文化及現代殯儀服務知識,並定期組織員工到先進地區學習殯儀鮮花製作和殯葬禮儀。此外,馮燕飛還倡導群眾使用電子香燭、在許願樹上寄托哀思,推廣鮮花拜祭等文明祭祀方式,把人文關懷、生態文明的理念貫穿到殯葬業務每個環節。

  談及這份工作的苦與累,馮燕飛的話語流露出了被理解的渴望,也道出殯葬工作人員的心聲:“讓我們感到苦澀的,不是值班24小時體力上的消耗,也不是每天麵對遺體的心理壓力,而是世俗對殯葬工作者的偏見。我們希望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把殯葬工作打造成受人尊重、有社會地位、有成就感的職業。”

來源:2019年12月28日《梅州日報》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