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23日,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門朝剛副處長等一行6人,到我市梅江區、梅縣區開展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公建民營供給側改革調研督導工作,先後到梅州市福利院、梅江區的城北鎮、長沙鎮敬老院和梅縣區雁洋鎮、丙村鎮敬老院調研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的現狀,重點了解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供給側改革試點推進情況。我局黨組書記、局長羅穎安會見督導組,黨組成員、副調研員陳友權陪同督導。
門朝剛副處長指出,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公建民營供給側改革政策,提出區域統籌打包改革模式的優勢:一是約定社會運營方不論特困供養機構條件的好壞、規模大小,必須全部承接並升級改造,杜絕了社會運營方“挑肥揀瘦”行為;二是整體推進區域特困供養機構改革,更有利於遴選具有雄厚資金實力和專業資質的社會運營方承接項目,保證改革實施效果;三是有利社會運營方根據實際科學合理配置供養床位資源,統籌區域特困供養機構發展;四是本地運營主體明確,有利於加強政府監管,避免因運營主體過多造成監管缺位。對下一步如何推進此項工作進行了具體指導,要求我市各縣(市、區)樹立信心,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積極申報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公建民營供給側改革試點,加快將特困供養床位升級改造成護理型床位,以適應政府兜底保障困難群眾的迫切需要。(救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