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民政局 社會救助信息 5.42億元!惠及24萬名困難群體 梅州織密編牢兜底保障網
5.42億元!惠及24萬名困難群體 梅州織密編牢兜底保障網
來源:掌上梅州   時間:2020-07-23 13:48:35   瀏覽:-
字號:

  掌上梅州訊  今年是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梅州市民政局全麵落實中央和省市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聯合市扶貧工作局出台《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實施方案》,確保符合條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確保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進一步織密編牢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網。

  織密編牢兜底網  做到“應保盡保”

  在今年4月初,梅江區民政局為黃森德一家送來了一份特殊的臨時救助金,用來購買孩子上網課所需的電視機和保障疫情期間家庭基本生活。

  黃森德今年55歲,雙目失明,無勞動能力。妻子肢體三級殘疾,平日隻能靠給家附近的理發店、保健店清洗毛巾賺點零星收入,其兒子正在讀初三,家庭生活條件較為艱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理發、保健行業暫時停業,一下子阻斷了黃森德妻子的收入來源,而學校通過網絡進行授課,孩子也沒有上網課的設備,學習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民政部門工作人員上門探訪了解黃森德的家庭情況(對方供圖)

  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民政部門迅速行動,為黃森德一家送上臨時救助金,緩解了其燃眉之急。“感謝黨和政府關心關愛,緩解了我們家庭的生活困難,尤其是極大地幫助了我的孩子,給了他一個更好的學習條件!”黃森德笑著說道。

  社會保障兜底一批,是精準扶貧“五個一批”工程的重要內容。我市民政部門瞄準社會救助政策實施的“最後一公裏”,推動兜底保障政策精準落地,讓像黃森德一樣的貧困群眾生活有了保障。

  疫情防控開始以來,全市民政部門及時提標,為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孤兒、困難殘疾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困難群眾足額發放基本生活補助資金4.81億元,保障了24萬多名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在價格臨時補貼發放工作上,民政部門共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發放物價補貼6076.45萬元,其中低保對象發放5366.88萬元,特困人員發放709.75萬元,有效幫助困難群眾應對防控期間物價上漲的壓力。

  

  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走訪困難群眾(對方供圖)

  主動走訪暖民心 做到“應救盡救”

  “君姨,我們來看你了!”家住梅江區新中社區的甘梅君,是慢性腎衰竭患者,丈夫多年前因腦梗導致偏癱,兒子做著臨時工,是全家唯一的勞動力。因疫情影響,其兒子所在的公司被迫關閉,兒子的失業對於本就因病返貧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依托困難群眾網格化管理,民政部門的街道社會救助專職人員和社區幹部在上門探訪慰問時了解到甘梅君的家庭困難後,第一時間幫助其申請臨時救助,助其渡過難關。現在隨著企業的逐步複工複產,甘梅君的兒子尋找到了新的工作崗位,一家人的生活困難也逐步得到緩解。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衣食冷暖,市民政部門在困難群眾臨時救助方麵堅持“凡困必幫、有難必救”,加大救助力度,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功能。同時,健全幫扶關愛機製,組織鄉鎮(街道)、社區(村)等力量,通過上門、電話、微信等方式及時摸排情況,建立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戶、散居孤兒、困難殘疾人4本台賬,及時對受疫情影響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進行救助、幫扶。

  此外,市民政部門還開通了“護童之聲”困境兒童服務熱線,進一步提升關愛流浪未成年人和困境兒童救助保護服務工作,有效保障我市2600多名散居孤兒、困境兒童的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

  截至6月底,我市對受疫情影響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個人及家庭按規定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實施臨時救助3743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1037.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