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梅州市民政部門為進一步提升關愛流浪未成年人和困境兒童救助保護服務工作,在市救助管理站設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健全和創新關愛流浪未成年人、困境兒童長效的工作機製,並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20年6月,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共實施保護性臨時救助7名流浪未成年人和困境兒童。
筆者在梅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了解到,該中心內設心理輔導室,該心理輔導室由3名持證專業社工人員作為心理輔導人員,公布谘詢熱線,製定《心理健康輔導簡介》《工作守則》《職業道德標準》《來訪者須知》等製度,並配有適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圖片,著力做好困境兒童臨時監護、醫療救治、返鄉安置、心理幫扶等救助保護工作,努力探索流浪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和行為矯治服務措施,打造良好的困境兒童“溫馨驛站”。該中心工作人員陳濤接受采訪時表示:“梅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始終秉持初心使命,為困境兒童的成長撐起一把強有力的“保護傘”、編牢織密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網”。
在疫情期間,為進一步完善困境兒童服務,及時為因監護人原因失管、脫管而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轉介鏈接資源,提供專業服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開通全省聯網的困境兒童服務熱線“護童之聲”(0753--2382575)。3月2日,“護童之聲”接到梅縣區困境學生因網絡問題無法上網課的來電求助,經工作人員耐心詢問困狀後,及時為困境兒童鏈接社會資源,協調中國電信客服誌願者團隊提供幫助,很快在該地覆蓋了無線網絡,確保困境兒童在疫情期間的網課課程順利完成。
梅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切實按照《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輔導和安置工作,以推動流浪未成年人社會救助事業的發展。今年初,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接收了因受家暴而求助的母子三人,母親不堪忍受丈夫常年的家暴,帶著兩個兒子報警尋求幫助。公安、婦聯、民政等部門聯動商議,由市未成人保護救助中心承接這三名求助者並實施臨時救助保護服務。剛入住到中心這個臨時的“家”,兩兄弟沉默寡言,眼裏滿是憂鬱,很少說話。
於是如何開啟孩子的心靈之門,找回健康快樂的童年就成了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社工們首要的任務。中心安排專職社工與兩名兒童麵對麵交流及繪畫分析等多種方式開展情緒輔導,了解身心狀況和學習情況,及時安撫受傷的心靈和緊張的情緒。通過救助服務使他們逐步建立了信任關係,人也變得活躍起來,引導兄弟倆從陰影中走出來,安穩地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在與母子三人接觸的這段時間裏,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社工的服務是多樣化的,從心理疏導到現實中解決問題,最後贏得了服務對象的一聲謝謝,還給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贈上了一麵錦旗,謝謝二字表麵看來是一種簡單的禮貌,而在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的社工看來,這些都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和評價,服務對象的反饋和感激之情直接體現了他們在救助工作中的用心和付出。
為落實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不斷加強對宣傳兒童權益保護法律法規和困境兒童保護政策,強化全社會保護兒童權利的意識,將兒童遭受困境、陷入危險的風險降到最低,積極宣傳熱心參與救助困境兒童的關愛主題活動,以推動困境兒童保障政策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切實維護困境兒童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