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主要著力點。梅州市民政部門通過大力實施民生項目,盤活地方資源,合理使用福彩公益金,不斷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為穩定市場主體,增強經濟活力作出了積極貢獻。
關愛“一老一小”
用心築起安全溫馨港灣
走進大埔縣西河鎮敬老院,隻見院落整潔、芳草如茵,老人們正坐在樹下曬著太陽,聊著日常,好不愜意。“謝謝政府的關心,現在敬老院每個地方都改造得很好,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今年76歲的老人張世添高興地向記者分享院裏的新麵貌。
張世添老人開心地展示自己的新衣服。
2020年,梅州市印發《梅州市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通過深入實施生活質量、生活設施、生活環境等“三提升”行動,改造升級護理型床位,提升敬老院服務水平。大埔縣西河鎮敬老院就被列為改造試點,這間始建於1995年的敬老院,圍繞“夕陽紅”設計理念,投入200多萬元資金進行多方麵改造升級,優化了老人生活居住環境,提高了老人的幸福感。“今年還給我們發了新衣服呢!”張世添老人展示著自己的新衣服,開心地說。
隨著各縣(市、區)敬老院居住環境的改善,截至2020年,全市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51.66%,超額完成民政部下達50%的目標任務。在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方麵,市民政局也在積極整合社區資源,探索推動“長者飯堂”試點示範。目前,梅縣區、大埔縣等“長者飯堂”已試運營,得到了周邊群眾的普遍好評。
在關愛關懷困境兒童方麵,梅州市民政局牽頭開展困境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為主題的關愛保護專項行動,著力解決部分困境兒童麵臨的監護缺失、監護不當、受監護侵害、合法權益被侵害等問題。目前,已實現市、縣兩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護童之聲”熱線全覆蓋。在廣東省民政廳組織發起的“百家社會組織走近留守困境兒童牽手行動”上,梅州市社會組織也積極參與,截至2021年2月28日,2020年度“牽手行動”結束,梅州市共開展了22場活動,服務人數6183人次,投入資金約42.8萬元,推動了留守困境兒童健康快樂全麵成長。
提升城市“溫度”
慈善社工事業健康發展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公益事業上,梅州市多舉措,積極推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2020年,梅州市印發實施《梅州市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通過積極培育各類慈善主體,營造濃厚慈善氛圍。並相繼出台了《梅州市慈善會定向慈善資金捐贈使用管理規定》等規定,通過媒體、網站等及時向社會發布捐助和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同時,積極參與“中華慈善日”“全國扶貧日”“廣東扶貧濟困日”係列活動,開展“接收防控新冠肺炎愛心捐贈”“慈善情暖萬家”“大愛救心”及梅州政協連心橋等一大批慈善活動,促進了梅州市慈善事業向高質量發展。
老人在湖寮鎮龍崗村窠裏長者飯堂內下棋娛樂
在福利彩票方麵,梅州市民政局也積極創新宣傳營銷方式,高舉公益旗幟,不斷擴大福彩文化影響力,合理使用福彩公益金,讓福彩公益金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造福於民”,實現“扶老、助殘、救孤、濟困”。
社會工作與誌願服務是增強基層民政服務的強大力量。目前梅州市深入實施廣東社工“雙百工程”,全市共建成社工站36個,是全省站點數最多的地級市。2020年,累計入戶探訪880戶,開展各類社區活動102場,服務有需求的對象1萬餘人次。全市注冊登記“i誌願”係統的誌願者人數約44萬人,誌願服務組織及團體共2804個,開展誌願服務時長約630萬小時,有力地推動了誌願服務製度化、常態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