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林業局 通知文件 轉發《yabo88 關於印發梅州市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林業局 > 信息公開 > 通知文件
轉發《yabo88 關於印發梅州市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來源:林業局   時間:2015-06-04 17:41:11   瀏覽:-
字號:

yabo88 文件

梅市府辦〔2015〕17號


yabo88 關於印發梅州市

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和中央、省屬駐梅各單位:

《梅州市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林業局反映。

yabo88

2015年5月29日

梅州市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方案

林業生態紅線是保障和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人居環境安全、生物多樣性安全的生態用地和物種數量底線。劃定林業生態紅線,是強化森林資源、濕地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的有效舉措,是推進全市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的重要保障。為切實做好全市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根據《亚搏app下载安装 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14〕4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製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及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麵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的決策部署,通過劃定林業生態紅線,統籌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濕地保護工程規劃和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小區、森林公園、生態公益林建設規劃,構建生態基礎穩固、生態內涵豐富、生態容量逐步提升的林業生態體係,充分發揮林業在維護生態平衡、維持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承載力中的決定性作用,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安全保障。

二、劃定原則

(一)堅持生態優先。

將具有珍稀瀕危性、特有性、代表性及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以及生態區位重要、生態功能顯著和生態脆弱區或敏感區,對於人們生產生活與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林地、濕地劃入重點保護紅線範圍,強化管理措施,堅守生態屏障。

(二)堅持保護為本。

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牢牢把握"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要求,堅守生態底線,夯實生態基礎,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人與自然相和諧。

(三)堅持實事求是。

林業生態紅線劃定應基於我市現有各類森林、濕地資源的空間分布現狀,充分考慮各縣(市、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稟賦的實際情況,與受保護對象、經濟水平和監管能力相適應,突出重點,確定目標,分類施策,確保劃定的林業生態紅線得到有效管控。

三、控製目標

根據我市實際情況,我市林業生態紅線由森林、林地、濕地、物種等四條紅線組成,到2020年的具體目標是:

(一)森林紅線。

全市森林保有量不低於1767.14萬畝(含非林地中的森林)。強化森林生態建設和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確保全市森林覆蓋率不低於73.95%,森林蓄積量達到7208.7萬立方米,維護全市國土生態安全。

(二)林地紅線。

全市林地保有量不低於1811.66萬畝,生態公益林占林業用地麵積的比例在55%以上;強化林地管理,嚴格控製占用征收,確保林地利用有度、管控有效。

(三)濕地紅線。

全市濕地麵積不低於42.51萬畝。保持現有濕地數量不減少,逐步建立濕地公園和濕地自然保護區,維護全市淡水資源安全。

(四)物種紅線。

全市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麵積占國土麵積的比例不低於6.9%。各類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嚴禁開發,嚴格保護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維護全市物種安全。

四、保護區域

為有效落實林業生態紅線控製目標,按照全麵保護與突出重點相結合的原則,將全市林地、濕地劃分為Ⅰ、Ⅱ、Ⅲ、Ⅳ級共4個保護區域等級。各等級保護區域範圍如下:

(一)Ⅰ級保護區域。

Ⅰ級保護區域是重要生態功能區內予以特殊保護和嚴格控製生產經營活動的區域,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特有自然景觀為主要目的。包括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世界自然遺產地範圍內的林地;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集中分布的原生地、重要水源涵養地、飲用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範圍內的林地;土壤侵蝕達到嚴重侵蝕程度的林地;森林分布上限與高山植被上限之間的林地;國際重要濕地和濕地公園。

(二)Ⅱ級保護區域。

Ⅱ級保護區域是重要生態調節功能區內予以保護和限製經營利用的區域,以生態修複、生態治理、構建生態屏障為主要目的。包括除Ⅰ級保護區域以外的一、二級國家級生態公益林林地;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國家級森林公園、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小區範圍內的林地;重要交通幹線(鐵路、國道、省道、高速公路)、重要河流(韓江,梅江,汀江,琴江、寧江、五華河、石窟河、梅潭河、鬆源河等)兩側1公裏範圍內的林地;重要湖泊水庫(合水水庫、梅西水庫、清涼山水庫、益塘水庫、虎局水庫、長潭水庫、青溪水庫、多寶水庫等)周邊1公裏範圍內的林地;城市規劃區內坡度25°以上區域的林地;天然濕地。

(三)Ⅲ級保護區域。

Ⅲ級保護區域是維護區域生態平衡和保障主要林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的區域。包括除Ⅰ、Ⅱ級保護區域以外的生態公益林林地;未納入Ⅰ、Ⅱ級保護區域以外的國有林場林地;省級以下森林公園、天然闊葉林以及國家、地方規劃建設的優質用材林、木本糧油林基地範圍內的林地;人工濕地。

(四)Ⅳ級保護區域。

Ⅳ級保護區域是需予以保護並引導合理、適度利用的區域。包括未納入上述Ⅰ、Ⅱ、Ⅲ級保護區域以外的各類林地、濕地。

五、管控措施

林業生態紅線一旦劃定,必須認真執行,嚴格管理。堅持實行用途管製、分級保護、保障重點、節約集約製度,嚴格控製占用征收林地和濕地,嚴禁隨意砍伐林木,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構築區域生態安全屏障。各等級保護區域管控措施如下:

(一)Ⅰ級保護區域。

實行全麵封禁管護,禁止各種生產性經營活動,禁止獵捕野生動物和采挖國家保護野生植物,原則上禁止改變用途。對計劃建設的公路、鐵路、油氣管道等省級以上重點線性工程項目需穿越Ⅰ級保護區域的,要在通過項目建設合法性、必要性、選址唯一性論證和環境影響評價、權威專家評審等有關程序,並製定將環保風險降至最低程度的相關技術措施後,按規定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二)Ⅱ級保護區域。

實施局部封禁管護,鼓勵和引導撫育性管理,通過補植套種和低效林改造,改善林分質量和森林健康狀況。嚴格控製商品性采伐,區域內的商品林地要逐步退出,並劃入生態公益林管理範圍。除國家和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占用征收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變用途。濕地因國家和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征占用的,須按占補平衡原則恢複同等麵積的濕地。國家有其他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Ⅲ級保護區域。

嚴格控製占用征收有林地,適度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城鄉建設用地,從嚴控製商業性經營設施建設用地,嚴格控製勘查、開采礦藏和其他項目用地。重點商品林地實行集約經營、定向培育。生態公益林林地在確保生態係統健康和活力不受威脅或損害下,允許適度經營和更新采伐。鼓勵人工恢複、增加濕地麵積。

(四)Ⅳ級保護區域。

嚴格控製林地、濕地非法轉用和逆轉,控製采石取土等項目用地。推行集約經營、農林複合經營,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合理安排各類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生產潛力。

六、工作組織

全市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從2015年1月開始,至2015年12月底完成,共分4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

各縣(市、區)完善工作機製,落實工作經費,組織業務培訓,製定技術方案,收集有關資料,開展前期調研。根據省下達的林業生態紅線目標分解任務,結合自身生態、經濟發展需求,確定縣級林業生態紅線劃定目標。

(二)劃定階段(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

各縣(市、區)以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林地落界圖庫、濕地規劃等有關成果資料為基礎,結合外業調查核實,劃定林地、濕地保護區域等級,並落實到具體的山頭地塊,形成縣級林業生態紅線基礎數據。縣級林業生態紅線基礎數據在征詢有關部門和群眾意見後,於2015年6月30日前,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審定報市林業局彙總。

(三)彙總階段(2015年7月至2015年8月)。

市林業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對縣級林業生態紅線基礎數據進行彙總,形成市級林業生態紅線數據。市林業局將市級林業生態紅線數據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意見,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修改完善後,報市政府審定後,於2015年8月31日前將市級林業生態紅線數據報省林業廳彙總。

(四)建庫階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

省林業廳綜合各市數據建立全省林業生態紅線地理空間數據庫,報省人民政府審批。參照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全省林業生態紅線地理空間數據庫,市林業局聘請專家團隊,組織技術力量,建立全市林業生態紅線地理空間數據庫,並形成全市林業生態紅線一張圖,全麵完成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

七、劃定成果

(一)建立全市林業生態紅線地理空間數據庫。

通過建立全市林業生態紅線地理空間數據庫,確定全市及各縣(市、區)林業生態紅線的數量,落實林地、濕地等地類的保護等級、界線範圍、空間位置等各項因子,實現"以庫管線"。

(二)形成全市林業生態紅線一張圖。

通過調查核實,將林業生態紅線中的林地、濕地等落實到山頭地塊,結合林地年度變更調查技術手段,實行動態管理,確保林業生態紅線的現勢性、時效性和精準性,實現"以圖管線"。

八、工作要求

(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

我市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在市政府統一部署下,由市林業局負責牽頭,會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和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環境保護局、市水務局、市農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城鄉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法製局等相關單位組織實施。各級、各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積極參與,共同完成。

(二)建立機製,落實責任。

我市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基礎性工作主要在縣一級。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參照省、市做法,完善工作機製,加強組織領導,製定工作方案,明確部門職責,紮實推進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

(三)籌措資金,落實經費。

市林業局在2015年市級財政預算2000萬元林業專項資金中安排專項工作經費,用於林業生態紅線技術培訓、數據調查、軟件開發、建庫製圖等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積極籌措資金,落實專項工作經費,保證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順利開展。

(四)規範操作,確保實效。

各級、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廣東省林業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操作細則〉的通知》(粵林〔2014〕135號)的要求,統一技術標準,明確工作流程,規範操作程序,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充分征詢意見的基礎上,按時保質完成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任務。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市委各單位,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紀委辦公室,梅州軍分區,市法院,市檢察院。


yabo88 秘書科                                                       2015年6月1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