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林業局 新聞動態 水土流失地建起旅遊區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林業局 > 新聞動態
水土流失地建起旅遊區
五華鄉賢魏寶芳從深圳返鄉投資近2億元耕山——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8-12-25 15:36:31   瀏覽:-
字號:


●本報記者 賴 鋒

特約記者 張炳鋒

冬日暖陽,天朗氣清。在五華縣橫陂鎮雙龍山旅遊景區內的多個山頭上,“複綠”的濕地鬆亭亭玉立、生機勃勃,與木屋別墅、水上樂園、生態餐廳等交相輝映。而在4年前,這裏還是草木稀疏的崩崗水土流失區。

崩崗水土流失區到旅遊景區的華麗蝶變,得益於五華鄉賢魏寶芳投資反哺家鄉、治理水土流失的決定。

治理水土流失

全麵開展複綠

魏寶芳今年57歲,是橫陂鎮夏阜村人。2014年,在當地政府的引導支持下,他決定從深圳回鄉,成立五華縣雙龍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對夏阜、老樓、羅陂、湖塘、近江等村的崩崗水土流失區進行規劃,開發建設旅遊景區。“當時景區及周邊的崩崗集中分布麵積達4.65平方公裏,分布在近千個山頭上。”魏寶芳介紹說,這些區域表層岩土結構以強風化粗粒花崗岩為主,崩崗發育,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屬於地質災害高危險區域。

如何治理這些“千瘡百孔”的山頭,是擺在魏寶芳麵前的首要難題。經過實地勘察和專門學習坡麵修梯田減緩坡度、加快林地建設調節地麵徑流、低窪處修建淤地壩貯水攔沙等傳統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後,魏寶芳決定先行開發35公裏長的沿山道路,並對道路邊坡施以“噴草”技術,使之快速“複綠”,為開發建設景區和治理水土流失打下基礎。很快,10萬棵濕地鬆和5萬棵活葉林出現在多個山頭上,一場林下經濟的示範種植也在雙龍山旅遊景區大規模開展,“林下間種、套種、輪種、枯草回土、養畜和能源利用”的循環係統示範不斷得到提升。此外,公司還計劃在錫坑水庫、白沙溜水庫上遊等受水土流失影響的區域建設人工濕地、修建攔砂壩、排渾水渠,以達到攔截泥沙、改善水質的目的。

開發旅遊景區

帶動村民增收

“經過幾年的治理,我們在讓荒山綠起來方麵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思路,下一步更多的要在耕山致富上下功夫。”魏寶芳說,近兩年景區一直在探索治理水土流失與治窮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把水土流失區土地改造成梯田狀可耕種的土地,發展種植茶葉、臍橙、玫瑰花等,增加旅遊項目和當地村民收入。據介紹,該景區目前已投資近2億元,利用改造後的水土流失地種植茶葉350畝、各類果樹400畝,完成崩崗治理800畝。

從荒山到綠洲,從綠洲到旅遊景區,是雙龍山旅遊景區崩崗水土流失治理的路徑。魏寶芳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力度完善景區基礎設施,打造或引入更多優質旅遊項目,著力把景區建設成國家4A級景區,帶動當地旅遊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