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在這特殊的日子,廣東省林業局曬出了一張“綠色”的成績單。近十年來,全省森林麵積從1.47億畝增加到1.59億畝,淨增麵積1200萬畝,森林覆蓋率從56.3%提升到59.08%,增加2.78個百分點。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廣東全省開展的“綠色廣東”行動,當年全省綠化了5000多萬畝荒山,為綠色廣東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2012年開始,省委又做出實施新一輪綠色廣東大行動的決定,全力推動以重點農業生態工程為龍頭的綠色治理工作。經過5年努力,我省的各項主要森林資源指標持續增加,完成造林更新1981.7萬畝,森林麵積達1.631億畝;全省共建設生態景觀林帶9809公裏,全麵完成碳彙造林1503萬畝;開展森林進城圍城工程建設,新增森林公園588個、濕地公園132個;開展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建設,共綠化美化村莊11778個,森林公園數量更躍居全國第一。
為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森林生態安全格局,全省已順利劃定林業生態紅線,確定了森林保護線為1087萬公頃,森林生態屏障體係、珠江水係主要水源地森林生態安全體係、珠三角城市群森林綠地體係、道路林帶與綠道網生態體係、沿海防護林生態安全體係等“五大森林生態體係”基本形成。
森林城市建設是城市生態建設的一大亮點,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態福祉和幸福指數的有效舉措。目前,廣東共認定70個“廣東省森林小鎮“,珠三角9市全部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珠三角地區已形成了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的雛形,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創森”行動全麵均衡發展,廣東省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局麵已全麵打開,為開創廣東城鄉生態建設新局麵奠定了堅實基礎。而正在製定的《廣東省森林城市發展規劃》,以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為綠心,以粵北、東西兩翼森林城市為生態屏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森林城市群,構建嶺南特色的森林生態安全屏障,力爭到2020年全省地級以上市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進一步提升我省國土生態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