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開春以來,我市各苗圃基地紛紛開啟“繁忙”模式,搶抓春光育苗移苗,備戰春季造林,為綠美梅州生態建設提供苗木保障。
2月29日,記者走進位於梅縣區水車鎮梧塘村的苗圃場,隻見10多名村民們正忙著給鐵冬青幼苗培土裝袋、澆水修枝,苗木嫩葉被春雨浸濕,一派生機勃勃。“我們大年初六就開工了,要趕在春天雨季結束前完成苗木移植工作,方便幼苗緩苗。”該苗圃管理負責人劉家牆告訴記者,該苗圃場由廣東興源農林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占地麵積約100畝,目前仍在建設中,計劃育苗規模100到200萬株。
“隨著綠美梅州生態建設深入推進,苗木需求增加,我們在梧塘村新建苗圃場,以擴大育苗規模,滿足市場對優質苗木的需求。”廣東興源農林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德州說道。據介紹,該公司於2022年9月被評為廣東省保障性苗圃,現有6個苗木基地,總麵積1000多畝。“我們主要培育苗木有紅椎、楠木、黑木相思、木荷、楓香、鐵冬青、銀葉金合歡、櫻花等十幾個品種,年培育各類造林苗木、綠化苗木、名貴樹種1200萬株,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和綠美梅州生態建設提供苗木保障。”
走進位於梅江區西陽鎮白宮鯉溪村省級保障性苗圃,隻見黎蒴、木荷、紅椎、楓香等各類苗木長勢喜人。“我們根據省林業局推薦種植樹種名錄來進行有針對性培育苗木,一方麵開展良種壯苗工作,另一方麵穩定苗木價格,日常中加強苗木質量管理,確保我們苗圃所出的苗木均符合地徑0.8厘米、高度80厘米的標準,從質量上和數量上保障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苗木生產供應。”市農林科學院林業研究所所長張冬生介紹道。據悉,該單位也是廣東省林業局保障性育苗單位之一,目前在圃苗木約120多萬株。
據了解,我市加快推進2024年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各項工作,及時下達工作任務,全力以赴做好苗木保障,夯實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基礎。截至1月19日,我市已落實苗木約1151.5萬株,保障了全市林分優化提升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