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綠,萬象更新。今天的“綠美梅州”咱們要走進森林。這個時節,除了田間地頭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春種場景,我市各地上午山間也奏響間春季林地備耕的樂章,工人們正在為梅州增綠添彩而忙碌著。
在梅縣區水車鎮梅佘快線林分優化示範點,十幾個工人揮動著鋤頭,在林下挖出一個個樹坑。
正在幹活的王叔告訴記者,隻要春雨一來,立馬就可以把樹苗種下去。
【王叔:年前就開始備耕割草那些,開春的時候就開始挖坑,放肥料培土,準備等雨季到來的時候就開始種植,現在每天有五六十個人在這裏幹活】
【梅縣區林業局三級主任科員塗越昌:保留原有的闊葉樹種,對於這種鬆樹進行適當的修枝,去針葉樹留闊葉樹,去劣留優,保留這些原有的鄉土樹種。】
記者了解到,梅佘快線林分優化示範點將通過3年建設,對沿路以純鬆林為主的林地進行優化改造,實現林木平均高度達3米以上,保存率達85%以上,珍貴樹種為主的鄉土闊葉樹由20%提升至65%以上,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和大幅提高造林畝產值。
【塗越昌:我們現在的目標就是打造成純鬆林占比從原來的80%到闊葉樹種到65%以上,一來可以抵禦森林病蟲害,第二可以防禦森林的火災,還可以提高森林的林分質量。】
剛抽出嫩芽的楓樹、已經冒出一抹黃的銀葉金合歡,紅椎、火力楠、木荷正迎風搖曳……梅佘快線6500多畝的林地在這個春季開始慢慢“繪畫”出五彩繽紛的美景。
今年是廣東省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的開局之年。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總任務約為64萬畝,其中林分優化提升約27萬畝,森林撫育提升25萬畝,新造林撫育約12萬畝。記者在位於梅江區西陽白宮的廣東省林業局保障性苗圃場看到,紅錐、火力楠、木荷等120多萬株各種樹苗整整齊齊分組成隊,為今春的備耕作準備。
【梅州市農林科學院林業研究所所長張冬生:這種刨花楠的主要特點是觀葉又觀花,又觀果,它集觀賞用材集於一體的。可以種植在公園、主要交通要道等,它是常綠的。】
【梅州市林業局生態保護修護科科長楊堅:今年是下達我市的林分優化提升建設任務是27.26萬畝,這個主要是綜合考慮水源林,還有主要交通幹線,城鎮以及景點及周邊的綜合資源要素,采取人工適度幹預和自然恢複的綜合技術措施,我們是宜種則種,宜改則改,宜封則封,宜撫則撫這樣的措施來開展這個林分優化提升】
趁著生機勃勃的春種時節,我市場深入推進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大力實施綠美森林提質工程,提高林地生產力和森林蓄積量。
【楊堅:我們是通過種植紅椎木荷火力楠,還有閩楠這些比較有經濟價值的樹種,來精準提升森林質量,通過這樣改造來提升我們梅州的森林生態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固碳中和能力。】
【張冬生:我們還要繼續挖掘一下,除了綠還要加上美。要充分利用樹木特有的特性。觀花觀果觀葉,我們要大力推廣這一類的樹種,讓我們梅州不單綠以後能更美。】
日前,梅州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印發總林長令,要求各級林長以綠美梅州生態建設為總抓手,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我們的家鄉,在植綠增綠,管綠護綠,守綠愛綠,以綠生金的行動下,將三季有花,四季常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