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林業局 新聞動態 梅州加強林地使用管理監督<br/>重點項目林地審批壓縮至5天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林業局 > 新聞動態
梅州加強林地使用管理監督
重點項目林地審批壓縮至5天
來源:南方日報   時間:2022-12-21 15:42:51   瀏覽:-
字號:

  重點項目林地審批平均辦結時限壓縮到5個工作日、全程監管確保林地資源合法高效利用……聚焦土地資源服務重點項目,梅州不斷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

  今年以來,梅州市不斷強化林地審批,推動林地審批提速增效,加強林地使用管理監督,有力保障了當地重大基礎設施、園區和工業製造項目等重點工程項目用林需求,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有速度▶

  保障項目順利投產

  歲末年初,在梅江區東升工業園內,企業呈現出隻爭朝夕的火熱景象。廣東盈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盈華電子科技”)的生產車間內,一台台嶄新的設備開機運行,“吐”出玫瑰金色的銅箔。

  今年9月,盈華電子科技舉行年產5.66萬噸高端銅箔項目的一期投產和二期動工儀式。作為梅州市重點“打糧食”項目之一,盈華高端銅箔項目計劃總投資38億元,整體達產後預計可年產高端銅箔5.66萬噸,實現年產值56億元。盈華電子科技總經辦主任魏福瑩告訴記者,自啟動以來,該項目實現了“拿地即動工、一年即投產”,其中約1.2公頃的林地審批使用僅用時4天。

  快,是林地審批帶給魏福瑩最大的感受,“保障了項目順利投產,還助力企業跑出重點項目落地的新速度。”

  另一邊,加速梅州融灣入海的瑞梅鐵路平遠段已全麵開工建設。此前,該鐵路先行開工段需占用林地約15公頃,僅耗時6天,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便送到項目負責人手中。

  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要抓大產業、大平台、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讓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從製造業起家到製造業當家,廣東致力將製造業這份厚實的家當做大做強。在蘇區梅州,狠抓發展第一要務的決心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大力發展以先進製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的思路不斷迸發發展活力。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林地等土地資源的有效供應。這個過程中,梅州林業部門持續做好保障,打好建設項目落地“第一樁”。

  以往對於梅州而言,受限於林地指標緊、審批流程長等困難,建設項目容易麵臨拿地難、拿地周期長等狀況。據梅州市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科科長張享能介紹,今年以來,按照“要素跟著項目走”原則,市林業局積極與省林業局溝通,爭取省林業局對梅州林業工作的支持,切實做好林地報批工作,“今年以來,在省林業局的關心支持下,梅州市林地報批工作高效開展,有力保障了重點項目建設。”

  “我們設置綠色通道,分類報批林地項目,持續提速增效。”張享能說。

  具體而言,該局根據各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按照輕重緩急程度,采取不同報批方式,有針對性進行分組、分類報批,大大提高了項目用地報批效率。張享能告訴筆者:“重點項目林地審批平均辦結時限壓縮到5個工作日,比常規一個月時限提前了3/4的時間。”

  此外,省林業局的大力支持也發揮著重大作用。“除了給予林地指標外,需要由省林業局權限審批的項目,也在極短時間內審批。”張享能說,如梅州綜保區項目,一、二批合計審核使用林地麵積約64公頃。

  從一個月到平均5天,縮短的是時間,提高的是效率,彰顯的是決心。

  與此同時,該局還實行容缺受理,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事項在主件齊全的條件下,先行受理,允許邊辦、邊補、邊改。

  今年以來,梅州全市共完成項目使用林地審批206件,其中走綠色通道25件,緊急納入審批計劃8件;重大基礎設施、園區和工業製造項目使用林地麵積占全部已批麵積的73%。

  

       有力度▶

  依托林長製實行全程監管

  林地審批有了速度還不夠,後續的監管問題,也是確保林地資源合法高效利用的重中之重。

  集約用林、全程監管,這是梅州市林業局對如何規範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管理給出的答案。

  為加強林地審批和批後開發利用的監管,更加節約集約使用林地,更好地形成建設項目使用林地有效供給,梅州市林業局在林地審批過程中,盡力防範不合理布局問題,做到項目科學合理選址,節約用林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在林地批出後,林業局每半年會組織一次全市建設項目使用林地批後監督檢查行動,對項目是否已動工、是否按申請內容進行建設、是否存在超範圍使用林地和其他違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其間,林業局加強落實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監管責任,確保林地真正用到實處。”梅州市林業局局長熊鋒鬆說。

  梅州市是全省最早建立市、縣、鎮、村四級林長製體係的地級市,與此同時,梅州還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林長+檢察長”與“林長+警長”工作機製,通過不同部門的聯通協作,形成保護生態資源合力。

  “‘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工作機製,可以依托發揮部門間執法協作機製作用,加強對林地資源批後使用情況的監督執法,確保梅州市林地資源合法高效利用。”據熊鋒鬆介紹,目前全市四級林長製體係基本建成,各級林長9624人落實林長責任麵積1784萬畝,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優化服務 保障用地

  為全力保障當地重大基礎設施、園區和工業製造等項目使用林地需求,梅州市林業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在守住政策底線基礎上用好政策調整林地,實現林地用途空間轉換;根據重點項目建設安排,提前介入,主動服務項目建設。

  市林業局積極與市發改、交通、自然資源等部門及相關縣、項目建設單位對接,主動參與建設項目前期論證、實地選址論證,提前把好用林審查關。

  針對確因重大工程建設無法避讓自然保護地的項目,梅州市林業局創新調整機製,主動下沉項目,落實專人跟進,全程協調指導。

  堅持保護優先,經充分論證後,落實“占補平衡”,進行空間置換,推動生態補償,依法做好自然保護地調整工作。今年以來市級共批準調整自然公園12個,審核上報省審批自然保護地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