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新年的到來,我國第一個林業碳彙國家標準《林業碳彙項目審定和核證指南》正式實施。
據悉,這是我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後發布的首個涉及林業碳彙的國家標準。
這個標準是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武曙紅教授團隊及參與單位曆時3年努力編製完成的。參與起草的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林科院、中國綠色碳彙基金會等6個單位。
專家稱,林業碳彙項目是否可以進入我國的碳交易市場,需要國家碳交易市場主管部門指定的機構對其進行審定和核證。這個標準為第三方機構審定和核證林業碳彙項目能否滿足我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要求時,提供了依據和指南。這個標準不僅可指導審定和核證機構開展工作,也可為林業碳彙項目開發者提供項目開發的指導。
據了解,該標準確定了審定和核證林業碳彙項目的基本原則,提供了林業碳彙項目審定和核證的術語、程序、內容和方法等方麵的指導和建議。
該標準適用於中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市場林業碳彙項目的審定和核證。其他碳減排機製或市場下的林業碳彙項目審定和核證可參照使用。
林業碳彙項目開發作為增加生態係統碳彙和實現森林生態係統碳彙功能經濟價值的主要路徑,已成為各級政府十四五期間碳中和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在國家碳中和目標及其相關政策的影響下,我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林業碳彙項目的數量將急劇。
這個國家標準的發布和實施的意義和價值在於,將有效地指導和規範審定和核證人員對林業碳彙項目的審定和核證工作,確保進入我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的林業碳信用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為林業碳彙項目在實現雙碳目標作貢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