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林業局印發《2020年鄉村振興林業工作要點》(簡稱《要點》),要求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接續推進全麵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紮實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林業行動計劃,充分發揮林業在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著力推動林業全麵升級、農村全麵進步、農民全麵發展,確保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目標如期完成,確保農村同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要點》著眼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林業工作硬任務,聚焦脫貧攻堅工作。要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鞏固定點幫扶揖花村脫貧攻堅成果,落實常態化消費扶貧要求,優先從定點幫扶村、貧困村采購扶貧產品,優先將貧困地區農林產品納入局機關和直屬單位食堂采購名錄,發動幹部職工利用電商平台,積極購買扶貧產品,助力消費扶貧。督戰興寧市在6月底前完成剩餘相對貧困人口全麵脫貧、4個省定相對貧困村全麵出列。
《要點》要求,全麵推進國土綠化工作提質增效。實施精準造林,全麵綠化宜林荒山。一是繼續深入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按照《綠美南粵三年行動計劃》安排,以森林碳彙重點生態工程為抓手,對現有宜林荒山實施精準造林,進行營造林攻堅。同時,集中力量重點對城鎮周邊、“四江”兩岸、大中型水庫周邊、高等級公路兩側第一重山等重點生態區域進行林分質量改造提升,加快鬆材線蟲疫區鬆樹純林、低效林改造。全省計劃完成造林更新335萬畝。二是實施區域生態保護修複,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加強新一期沿海防護林體係和生物防火林帶工程建設,突出抓好沿海基幹林帶建設,計劃建設基幹林帶6.7萬畝。加快推進雷州半島生態修複,大力實施沿海基幹林帶重建和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桉樹純林,計劃營建熱帶季雨林4590畝。三是積極落實和提升生態公益林標準。爭取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標準提高到每畝平均40元,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區域以及民族地區、雷州半島生態修複區、新豐江林管局管轄的新豐江水庫庫區等特殊區域內的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提高到每畝45.1元。四是多管齊下激發社會造林綠化積極性。總結完善“先造後補”工程造林管理模式試點工作。
《要點》圍繞鄉村綠化美化建設、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林業重點改革等問題作了規定,要求突出“創新、落實”工作主旋律,深入實施各項重點工程。綠化美化鄉村1385個,推薦認定國家森林鄉村600個,完成253個省級扶貧村的鄉村綠化美化建設,計劃建成50個綠美古樹鄉村、50個綠美紅色鄉村。因地製宜建設“休閑宜居型”“生態旅遊型”“嶺南水鄉型”3種類型的森林小鎮,繼續推動森林小鎮高質量發展。切實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堅持普遍保護、限製利用、嚴格監管,推進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全麵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麵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全麵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建立健全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運行機製。抓好始興縣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試點,努力為全省乃至全國集體林業發展探索好的經驗和做法。
此外,《要點》對林下經濟發展、林產品產銷對接、森林旅遊和森林康養等林業產業作了相關要求。計劃開展全省經濟林調查摸底,培育發展特色經濟林基地,重點抓好中藥材、竹和油茶3大林業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培育發展國家林業產業示範園區1個以上,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累計達到300家。積極促進林產品產銷對接,探索建設廣東省林下經濟特色產品展示與營銷中心,充分展示我省林下經濟特色優勢產品成果,引入社會資本打造“互聯網+林產品”營銷平台。積極推進今年10個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建設,開展2021年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申報認定工作。積極開展森林旅遊特色線路和新興品牌地的評選認定工作,爭取評出100條線路和100個新興品牌地,發展認定一批南粵森林人家。切實抓好2018年和2019年認定的20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建設,2020年繼續評選10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