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林業局 新聞動態 梅州市林下經濟如何發展?來看規劃!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林業局 > 新聞動態
梅州市林下經濟如何發展?來看規劃!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9-12-20 10:03:40   瀏覽:-
字號:

  近日,《梅州市林下經濟發展規劃(2019-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評審會在梅州召開。在聽取了編製單位的彙報,經質詢和討論後,專家組同意通過該《規劃》。  

  梅州森林覆蓋率穩居全省前列,今年又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廣袤的綠水青山之下,是一座座正在激活的金山銀山。截至 2018 年底, 全市林下經濟麵積達到 16.13 萬公頃(241.86 萬畝),產值 37.86 億元,帶動農戶4.16萬戶,建立林下經濟發展企業(合作組織)397 個,擁有一批國家級、省級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及特色經濟林,7個縣(市、區)獲評為廣東省林下經濟扶貧示範縣,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

     今年7月,我市正式啟動《規劃》編製工作。經過專項調研、專家谘詢、征求意見等多個階段,編製形成了評審稿,明確和落實我市(2019—2030年)期間林下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要求和建設任務。評審會上,專家組認為,《規劃》的編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高品質國家森林城市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省相關文件的具體行動。《規劃》的實施有利於維護生態安全、提高森林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對梅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旨在以“夯實基礎、調整結構、提質增效”為目標,通過合理規劃和科學編製,以適宜梅州的林—藥、林—茶、林—蜂、油茶采集加工、竹木綜合利用、綜合景觀利用為主要發展產業,著力建設一批林下經濟重點建設項目和以產業鏈為基礎的林下經濟基地示範項目,探索新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較大規模、發展潛力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林下經濟龍頭企業和林業專業合作社,逐步建立不同區域的主導產業等,實現林下經濟產值和農民林業綜合收入實現穩定增長,林下經濟產值占林業總產值的比重顯著提高,實現資源增長、林農增收、生態良好、林區和諧的目的。 

  記者獲悉,根據梅州市地形地貌、森林資源分布格局、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方向的差異性等特征,《規劃》將全市林下經濟發展在地域上按東部、西部、中部、北部山地林下經濟建設區進行劃分,並將梅州市林下經濟發展確定為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四大類型16種模式。

  此外,《規劃》將分兩期進行,近期為 2019—2025 年,遠期為 2026—2030 年。力爭到2025年,梅州市林下經濟發展麵積21.03萬公頃以上,林下經濟年產值62.74億元以上,比2018年增長39.74%;到2030年,逐步形成以南藥、茶葉、油茶采集加工、竹木綜合利用、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為主的林下經濟發展格局,林下經濟發展麵積24.27萬公頃以上,林下經濟綜合產值94.14億元,比2018年增長59.84%。

  一、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1)林下種植包括林—藥、林—茶、林—菌、林—苗為主的模式。

  (2)林下養殖包括林—蜂、林—禽、林—畜為主的模式。

  (3)相關產品采集加工包括竹木利用加工、油茶采集加工、林化產品采集加工、菌類(包括野生菌)采集加工為主的模式。

  (4)森林景觀利用包括森林生態休閑遊、森林康養、林下生態家園休閑遊、林下經濟文化產業基地為主的模式。

  (5)建設一批林下經濟重點建設項目。

  (6)建設一批以產業鏈為基礎的林下經濟基地示範項目。

  二、規劃布局

  東部丘陵山地林下經濟建設區:大埔縣及豐順縣

  發展方向:該區應在茶葉種植加工、森林康養方麵加強協作、不斷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從發展模式來講,該區域林下種植重點發展茶葉及五指毛桃、 黃梔子、景天三七、鐵皮石斛、金線蓮等南藥;林下養殖重點發展林下養蜂、林下養豬等;林產品采集加工主要有油茶、竹筍、紅菇、青草藥等;景觀利用重點發展森林生態休閑遊、森林康養、茶園綜合休閑觀光旅遊。從縣域差異化發展來講,大埔縣將重點發展茶葉、南藥(五指毛桃、仿野生鐵皮石斛)、森林康養為主,豐順縣將重點發展茶葉、南藥 (黃梔子、景天三七)、森林康養為主。 

  西部丘陵山地林下經濟建設區:興寧市、五華縣

  發展方向:該區應在油茶植及采集加工方麵加強協作、不斷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從發展模式來講,該區域林下種植重點發展仿野生鐵皮石斛、梅片樹、煙鬥柯、牛大力、巴戟天等;林下養殖重點發展林下養殖藏香豬、黑山羊等;林產品采集加工主要為油茶采集加工;景觀利用重點發展森林生態休閑遊、林下生態家園休閑遊。從縣域差異化發展來講,興寧市將重點發展油茶、南藥(仿野生鐵皮石斛、金線蓮)、森林生態休閑遊為主;五華縣將重點發展油茶、南藥(牛大力、巴戟天、煙鬥柯)、林下生態家園休閑遊為主。

  中部山地林下經濟建設區: 梅江區、梅縣區

  發展方向:該區應在苗木培育、森林生態休閑遊方麵加強協作、不斷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從發展模式來看,該區域林下種植重點發展紅豆杉、黃花倒水蓮等南藥種植及土沉香、檀香、格木等珍貴林木種苗;林下養殖重點發展林下養蜂、養雞;林產品采集加工有野菜、草藥等;重點發展森林生態休閑旅遊、森林康養。從縣域差異化發展來講,梅江區將重點發展茶葉為主;梅縣區將重點發展南藥(紅豆杉、黃花倒水蓮)、珍貴苗木種植、森林康養為主。 

  北部山地林下經濟建設區:平遠縣、蕉嶺縣

  發展方向:該區應在南藥種植、森林康養方麵加強協作、不斷發展壯大優勢產業。 從發展模式來講,該區域林下種植重點發展梅片樹、鐵皮石斛、白芨、 葛根等南藥;林下養殖重點發展林下養蜂、養雞;林產品采集加工有竹 林利用加工、木蠟籽采集加工等;景觀利用重點發展森林生態休閑旅遊、 森林康養。從縣域差異化發展來看,平遠縣將重點發展南藥(梅片樹、 崗梅、仿野生鐵皮石斛、靈芝)、油茶、森林康養為主;蕉嶺縣將重點發展竹木加工產業、南藥(白芨)、蜂蜜、木臘樹為主。 

  本報首席記者:張柯

  通訊員:林立

  編輯:張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