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林業局 新聞動態 重磅!梅州正式獲評國家森林城市,為粵北地區首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林業局 > 新聞動態
重磅!梅州正式獲評國家森林城市,為粵北地區首個
來源:掌上梅州   時間:2019-11-15 10:55:20   瀏覽:-
字號:

  金秋時節是收獲的季節。今天,在河南信陽召開的2019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梅州被評為國家森林城市,成為粵北地區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市!市委副書記王慶利代表梅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接過“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獎牌。這標誌著梅州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步入新征程。

  國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國對於一個城市在生態環境、生態建設、環保綠化等各方麵的最高評價,也是最能反映城市生態建設的整體水平的榮譽稱號。要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須滿足40項評價指標要求,涵蓋城市森林網絡、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業經濟、城市生態文化、城市森林管理等五個部分。

  梅州曆來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梅州緊扣生態發展區功能定位,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持續加碼,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具體實踐,作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在全省爭先的具體抓手之一,狠抓“大地植綠”和“心中播綠”,持續提升城市森林綠化水平,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建設“三宜”城市,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

  啟動“創森”以來,梅州以《廣東省梅州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6—2025)》為指導,一張藍圖抓到底,有針對性地規劃建設城區森林建設工程、道路水係森林長廊工程、綠色村鎮工程、綠色屏障工程、特色林業產業建設工程、森林保護與質量提升工程、森林生態文化及生態旅遊工程等七大工程,以中心城區為核心,水係、道路等為重要銜接,串聯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節點,滿足城鄉區域生態功能定位要求。

  經過4年攻堅,梅州40 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要求。 其中,森林覆蓋率達73.7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89%,人均公園綠地麵積19.95平方米。通過規劃建綠、見縫插綠等形式,梅州森林綠地麵積不斷增加,公園綠地 麵積不斷擴大,城鄉生態質量不斷提升,城鄉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全市累計完成綠化造林 3.831 萬公頃,森林撫育 20.962 萬公頃,新建城市公園 18 處,擴建公園 7 處,新增 (含改擴建)公園麵積 858.6 公頃,新建森林公園 37 處。“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的生態建設成果為更多城鄉居民分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美麗梅州綠意盎然。(高訊 攝)

  百歲山森林公園樹木繁盛,環境優美,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資料圖)

    芹洋濕地公園(連誌城 攝)

   馬鞍山公園(高訊 攝)

  盤點:梅州林業生態建設成績單

  1、10年消滅 970萬畝荒山

  1985年,廣東省委省政府作出“十年綠化廣東大地”的戰略決策。我市隨即啟動“四年種完、五年掃尾、十年綠化”行動,使970萬畝荒山披綠,扭轉了“雨天頭破血流、晴天張牙舞爪”的狀況。

  2、梅州成為廣東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級市

  2014年,新一輪“綠滿梅州”大行動實施,被譽為我市曆史上最大力度林業建設工作。2014年至2018年,全市累計完成碳彙造林134.41萬畝,新建生態景觀林帶790.1公裏、提升建設430公裏,完成鄉村綠化美化點1199個。至2018年底,共建有不同類型森林公園158個、濕地公園4個。森林覆蓋率也在2017年達到75.06%,躍居全省第一。

  3、立法護林完善林業災害防控體係

  2015年,梅州成為全省首批獲得地方立法權的設區市之一。2017年3月,《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條例》實施,成為梅州市出台的首部地方實體法,也是首次從立法層麵加強野外火源的管控,健全森林防火體係。通過加強宣傳、增強森林防火力量,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小火不成災、大火不發生”的成績得到省森林防火指揮部通報表揚。同時,深入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森林資源保護水平不斷提升。

  4、重拳出擊保護森林資源

  近年來,梅州加強執法監管,強化保障措施,認真開展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推進林區綜合治理,鞏固提升生態優勢。去年,全市組織了 “打擊森林火災違法犯罪”、“2018紅線”、“春雷2018”等專項行動,並深入開展林業係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了各類涉林違法犯罪行為,確保了全市林區治安的平安與穩定。梅州完成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工作,仔細摸清古樹名木“家底”,並通過省驗收。全市已普查古樹名木共4526株,其中一級46株、二級264株、三級4216株。

  5、梅州首個國家儲備林項目簽約

  2018年,我市被省林業廳列為全省國家儲備林建設和林權收儲工作兩個試點市之一。此項工作得到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省林業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政府於2018年7月30日正式批複同意啟動我市國家儲備林建設工作。經過半年籌備和對接,該項工作在日前完成框架協議簽約。

  6、國有林場改革全麵完成

  2018年11月,全市13個國有林場全部由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改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這次改革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徹底的國有林場改革行動”。下一步,將積極探索和鼓勵具備條件的國有林場建設成為森林公園,向公眾提供普惠性的生態公共產品,讓廣大民眾享受國有林場改革的紅利。

  7、全市上下齊“創森”提高全民綠化意識

  我市發動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學校,開展多種宣傳形式,營造濃厚的“創森”宣傳氛圍。植樹節前後,全市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義務植樹活動,結合“愛鳥周”、清明節等開展主題科普及宣傳活動,讓市民走進森林,讓綠色播撒心中。據統計,2016年以來,全市有784萬人次參加全民義務植樹,共植樹2998萬株,植樹保存率95%,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