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平遠縣林業經曆了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曆史性轉變。在加快林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平遠縣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林業生態建設和林下經濟發展並重,厚植生態優勢,做活綠色文章,努力實現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價值”。
日前,記者在大柘鎮超竹徑尾等處看到,經過近幾年的新造林項目,一座座山從昔日的荒山荒地、火燒跡地、疏殘林地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林地,統統披上了綠裝變身青山。
據介紹,自2012年以來,平遠縣堅持以擴綠提質增效為目標,大力推進造林綠化,不斷增強現代林業治理能力,目前,全縣共綠化山林184679畝,並獲評廣東省林業生態縣、全國綠化模範縣。
縣林業局辦公室副主任 章田:近幾年來,我們林業部門以擴綠提質增效為目標,實施綠滿平遠大行動,以林業四大(重點生態)工程為抓手,推進林業各項工程建設,目前為止,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7.04%。
來到石正鎮石正公園,放眼望去,滿眼翠綠,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經過近幾年的綠化美化,公園內樹木多了,花兒開了,環境也變好了,成為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村民:綠化十分好了,比以前好很多了,樹也比以前茂盛多了,傍晚有很多人過來這邊休閑。
據悉,目前,全縣已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縣級森林公園4個、鎮級森林公園7個,省、市級自然保護區3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省級地質公園1個。廣東平遠龍文-黃田省級自然保護區入選第三批“中國森林氧吧”榜單,廣東平遠龍文-黃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榮獲首屆“中國最美森林”稱號,成為全省唯一榮登榜單的森林景觀。各類自然保護地已成為人們親近自然、感受森林、享受美景的開放平台,日益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
同時,平遠縣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態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著力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在八尺鎮的梅州綠盛林業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記者看到,六七個塑料大棚整齊排列在海拔900多米的高山坳裏,大棚裏的石斛長勢喜人,厚實的葉片、敦實的莖幹,在水霧淋灑下顯得十分青翠,工人們正進行除草作業。而從大棚基地出來,走上山林,隻見大大小小的樹木都綁上了黑色緞帶,緊緊貼在樹體上的一叢叢石斛苗,在光影的映襯下格外玲瓏可愛。
梅州綠盛林業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管理人員 餘燊:以前是從30畝左右兩個大棚開始種,發展到現在有6個大棚100多畝,林下350畝。據介紹,該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通過采用線上線下銷售、與高校簽訂產學研合作基地等方式不斷探索林下種植發展新模式。
梅州綠盛林業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管理人員 餘燊:我們現在有幹品和鮮條,主要銷往珠三角地區等全國各地,主要有電商銷售和旗艦店銷售。上半年跟華南農業大學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基地,準備把林下經濟和石斛產業做大做強。
據了解,近年來,平遠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林業生態建設和林下經濟發展並重,不斷推動綠色發展。在探索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平遠縣除持續推進山上造林綠化外,還以建設鄉村綠化美化示範點為抓手,積極推進村莊、道路、庭院等綠化美化,提高鄉村綠化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數。目前,全縣建成鄉村綠化美化示範點75個。
此外,平遠縣還把林下經濟作為林業產業的重要抓手和促進農民增收、林業增效、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重大舉措,大力發展特色林下經濟。目前,油茶、梅片樹、野生靈芝及石斛成為平遠縣林下經濟產業的“四朵金花”,全縣林下經濟發展總麵積42.9萬畝,其中林下種植麵積15萬畝,林下養殖11.5萬畝,森林景觀利用麵積16.4萬畝,全縣林下經濟總產值達1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