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14:36 來源:南方+
雲霧繚繞的蕉嶺新鋪鎮茶園裏,廣東省科學院專家蹲下身撚起土樣端詳;梅江區西陽鎮茶企車間內,“性誘劑防控技術”實操演示圍滿了技術員……9月26日至27日,由梅州市科學技術局指導,廣東省科學院梅州產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稱“梅州產研院”)聯合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嘉應學院豐順龍崗鎮科技特派員團隊等單位開展的“科技賦能梅州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暨專利技術對接專家行”活動,在四地茶山間拉開帷幕,為梅州建設“客家綠茶之都”注入科技活水。

此次活動精準錨定梅州茶產業“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需求,協同各地科工商務局、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與農村科技特派員,專家團先後走進蕉嶺、梅江、豐順、興寧四地核心茶區,深入廣東古子現代農業、梅州馬圖茶業、梅州晟聯生態等5家重點企業,圍繞種植提質、病蟲害防控、土壤優化等關鍵環節開展“望聞問切”式技術診斷。

“這片茶園有茶毛蟲隱患,可采用性誘劑+生物農藥的組合方案。”在豐順龍崗鎮的茶園裏,專家手持誘捕器現場講解綠色防控技術,“這套體係全程不依賴化學農藥,通過生態友好的防控方式精準應對蟲害,既能牢牢守住‘客家炒綠’的生態底色,又從防控環節為茶葉品質安全築牢第一道防線。”針對梅州部分茶園土壤酸化問題,專家團隊現場分析土樣組分,開出“增施有機肥+微生物菌劑”的改良藥方,從源頭助力提升茶葉氨基酸含量。

“以前靠經驗治蟲,現在知道按‘蟲口密度’放性誘劑,太實用了!”梅州憶清涼農旅公司技術員拿著專家手繪的操作示意圖感慨。此次落地的技術方案可覆蓋茶園蟲害精準防控、土壤肥力提升等全鏈條需求,與梅州茶產業發展規劃中“建設5萬畝綠色防控示範茶園”的目標高度契合。

作為省科學院服務粵東西北的前沿陣地,梅州產研院此次活動延續了“科技資源下沉”的務實作風。“我們正推動4項茶產業專利技術與本地企業對接。”梅州產研院未來將持續搭建“科企橋梁”,聚焦單叢茶提質、客家炒綠深加工等方向,為梅州實現2027年茶產業400億元綜合產值目標、推進“百千萬工程”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