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交通運輸局 工作動態 離休不離黨 永遠跟黨走
離休不離黨 永遠跟黨走
——記市交通運輸局離休幹部、原副局長謝英謙
來源:本網   時間:2021-04-28 09:42:34   瀏覽:-
字號: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交通運輸局注重發揮老黨員老同誌獨特作用,通過老黨員上黨課、老同誌“現身說法”等方式,充分挖掘運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守初心擔使命。該局離休幹部、原副局長謝英謙同誌便是其中一員。

  18歲入黨、四次參加土改的“南下幹部”

  謝英謙,男,1930年11月出生,遼寧省複縣人(今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1947年7月起參加“土改”革命工作,1948年7月,經組織推薦,將滿18歲的謝英謙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1949年5月,因在“土改”工作中的優異表現,謝英謙成為“南下幹部”的一員,隨後,他輾轉江西南昌、瑞金、廣東海豐(今汕尾)等地,在“土改”工作一線一幹就是五個多年頭,為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實現農民土地所有製、加快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步伐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一粒扣子”扣好了,人生才能行穩致遠。正是這些與群眾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的“土改”工作經曆,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讓謝英謙在梅州蘇區紮了根,一幹就是大半輩子。“80年代初,領導想把我調去其他地方工作,我當時也沒想太多,就是覺得習慣了這裏的工作生活,到哪裏都是為人民服務,說實話也是對梅州有感情,所以就婉言拒絕了”“現在想來,我也不後悔當初的決定……”謝英謙回憶道。

  堅守原則、嚴於律己的交通“政工幹部”

  1954年12月,謝英謙調到梅州工作,並先後在蕉嶺法院、宣傳部,梅縣縣委宣傳部、教育局、地質機械局等單位擔任領導崗位;1980年8月起,謝英謙轉任原梅縣地區交通處副書記、副局長(現市交通運輸局)八個多年頭,分管交通係統政工工作,這也是他轉幹後最長的一段地方工作經曆。

  “八十年代,適逢交通建設起步發展階段,又正好碰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各行各業都在搞市場經濟、搞大發展,說實話,那時候人也比較浮躁……” 謝英謙回憶道。

  越是麵對誘惑,越考驗黨員幹部的黨性是否牢固、信念是否堅定、意誌是否堅強。在謝英謙身上,我們看到了老一輩的交通幹部以實際行動對黨員初心使命作出的最好詮釋。

  “公家的錢財一分一毫都不能碰,公家的物件最小也不能占”;按照政策規定,作為離休幹部,以前單位可以免費分一套大的集體房,但他甘願自己出了四萬八住進了小四房;不喝酒不抽煙,每次下鄉盡量早去早回,少在基層吃飯,回來都是兩手空空,絕不拿基層一瓶酒一包煙;有個縣局幹部工作很出色,為了兼顧家庭,想從縣裏調到市局,有天晚上特意給他送了個日本進口電飯煲,被他當場教育責令退回,想調動就要按程序走,上黨委會大家民主決策……等等,這些細微言行,無不體現謝英謙堅守原則、嚴於律己的黨員本色。

  “做領導一定要有原則,做事要有分寸,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然後才能管好別人,要不然,肯定就是個糊裏糊塗的領導幹部……”這是91歲的謝英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退休不褪色、離休不離黨的“優秀黨員”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首先就是要堅持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跟上時代發展步伐。”退休後的謝英謙,仍然保持著規律的作息習慣和簡樸的生活方式,堅持每日讀書看報,從時事政治到曆史文學、從國家大事到生活雜聞,他時刻關注著黨的事業、社會發展和梅州交通變化;堅持艱苦樸素生活作風,愛好運動下棋,沒有空調,家具、吊扇用了二十多年。對於黨的百年光輝曆程,他感觸良多,既欣喜於國家富強、民族進步、人民幸福,又感歎於奮鬥艱辛、成功不易、征途漫漫。

  今年恰逢建黨100周年,看到報紙上征集建黨百年資料與實物的啟事,謝英謙拿出了自己珍藏了半個世紀的一枚中華蘇維埃五分錢銅幣,想通過組織捐獻給博物館。說起硬幣的來曆,謝英謙記憶猶新,1952年在江西瑞金沙洲壩開展“土改”工作時,當地有一家農戶,解放前兩個兒子參加紅軍,後來了無音訊,老人每每想起仍不禁淚流滿麵,但也直言,為了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建立,他無怨無悔、深感光榮。為了感謝工作隊的辛勤付出,老人把一包珍藏於石磨底下的中華蘇維埃錢幣送給他們留作紀念。謝英謙仍記得自己分到了3枚硬幣和2張印有馬克思、列寧頭像的紙鈔;後因1973年住所發生洪澇,其中的2枚硬幣和2張紙鈔遺失,每次談到這個,謝英謙還是難掩激動、萬分惋惜。 

    

  對於捐獻銅幣,謝英謙說:“這枚銅幣的價值,不在於它值多少錢,而在於它承載著我們中國共產黨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作出的探索與鬥爭。我想讓更多的人能夠從中了解中國共產黨革命奮鬥的曆史。”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我們學習黨的曆史,就是要用黨的奮鬥曆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誌、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曆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從黨的百年偉大奮鬥曆程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力量,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開創蘇區振興發展新局麵,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