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潮高速12月底通車,大埔到潮州車程將縮短至70分鍾,到廈門將縮短至兩小時
一通百通 山海交融
“通車後,我兒子兒媳婦回家就方便了。”家住大埔縣光德鎮、在大潮高速建設一線的工人黃福淡笑著說,其家人在潮州陶瓷企業上班。高速臨近開通,黃福淡與家人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雙髻撩雲,三河映帶。梅州大埔,潮州饒平,域內群山環繞,地形崎嶇,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謂,被稱作南粵大地的“山中之山”。群山綿延,鍾靈毓秀,卻也阻礙了山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幸福向往。

大潮高速塘尾樞紐互通立交。(張超然 攝)
2017年4月19日,群山深處,一條山區人民的致富之路正式開工。方便交通出行、促進產業興旺……凝聚著兩地群眾、企業的期盼,作為連通海峽兩岸經濟帶和粵東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正逐漸打通。
“大潮高速將於今年12月底通車,屆時大埔到潮州車程將縮短至70分鍾,大埔到廈門將縮短至兩小時。”大埔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高速通車後,將構建粵東北及閩西地區通往潮汕平原和潮州港的南北向高速通道,以及梅州通往海峽兩岸經濟區和廈漳泉地區的東西向出省通道,對促進沿線地區旅遊資源開發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通車時間的臨近,“山”與“海”,從未像今天如此密切無間。
攻堅克難
克服“四多一高”將於月底通車
臨近通車,位於大埔縣高陂鎮的大潮高速管理中心園區內,鉤機來回穿梭,工人們忙於園區建設和綠化施工,大潮高速進入最後的通車衝刺階段。
“目前大潮高速全線路基工程、橋梁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還有1000多名工人正大規模開展路麵工程、交安工程及機電工程等施工。”廣東大潮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經理潘春為說,其中完成路基工程99.9%,橋涵工程99.9%,隧道工程100%,路麵工程95.7%。
據悉,今年12月底,大潮高速公路將實現通車。
2017年4月19日,群山深處,一條山區人民的致富之路正式開工。回顧開工以來的重要節點,大潮高速項目工程整體進展順利,這都離不開全部參建單位嚴格落實施工計劃,加大機械、人力、物力等投入。

大潮高速路基工程已進入最後收尾階段。(張超然 攝)
“大潮高速是典型的山區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具有高墩多、高填深挖多、環境敏感點多、相交道路多、橋隧比高等‘四多一高’的特點。大埔段橋隧比高達45%,建設難度可見一斑。”潘春為說,這是項目管理過程中的難點,也是建設管理的重點。
“四多一高”,背後是對大潮高速建設者智力、體力、耐力的嚴苛考驗。受地理環境、地質條件等影響,大潮高速項目動工以來可謂“步步驚心”。有的隧道一年總進尺160米,一天進尺不足1米;部分隧道地質條件差,施工極易產生坍塌,進洞困難;還有些路段需要在坡度達80度的環境下進行施工作業……
“說及全線施工組織難度最大的標段,那便是全長6.09公裏的TJ4標段。”潘春為說,大潮高速TJ4標塘尾互通項目是連接大潮主線和支線的控製性工程。根據設計方案,這座互通被設置在山間穀地,標高幾乎與四周山頂持平,因此又被稱作“建在山頂的互通”。
“要建成這座‘山頂互通’,建設者們要在山穀間建造一座‘高墩叢林’。在這片不到0.04平方公裏的範圍內,僅60米以上高墩便有12根,其中,最高墩達到了91.5米。密集的高墩,帶來的是材料轉運的巨大壓力。”大潮高速TJ4標項目經理江翮說。
為了建造高墩,TJ4標建設了近30公裏的施工便道,這一長度是標段主線長度的近5倍。“盡管規劃建設了如此大規模的施工便道,但仍有不少地方,材料無法通過大型車輛運達。在這些地方,建設者們隻能選擇小車輕載、人工搬運、設置塔吊等方式轉運材料。”江翮說。
為了最大限度避免開挖,保護植被、耕地、水源,項目建設者們還對資源進行了循環利用,既節約了成本,又減少了資源浪費。
“在項目招標階段,業主便明確要求在雙峰頂隧道、光德林場隧道、東溪山隧道、蝦公嶺隧道設置碎石加工場。洞渣的利用,不僅節約了資源,也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過程中碎石供應緊張的難題。”潘春為說。此外,為了確保另一項重要地材河砂的供應,在當地政府及交通集團的大力支持下,促成高陂水利樞紐疏浚河砂專供大潮高速建設,有效緩解了河砂供應緊張的難題。
一項工程的背後,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既是隱患,也是挑戰,更是考驗品質和匠心的試金石。隨著大潮高速項目的不斷推進,如今,一座座高架橋穿群山、越溝壑、跨平川,在梅潮青山綠水間雛形漸成。
匠心打造
科技創新助力提升“大潮速度”
“以往橋梁托架施工工人身處‘鳥籠’懸空打孔,像蜘蛛俠一樣在橋梁護欄外側高空作業,同時至少要兩個人一起操作,完成一組托架打孔需2分鍾左右。這樣施工耗時耗力,而且還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大潮公司機電房建部經理彭洪濤說,現在改進橋梁托架打孔工藝,每組打孔時間從2分鍾縮短至20秒,安全又高效。
通信管道是機電工程的施工重點之一。大潮高速全線大中橋92座,過橋管箱、過橋電力管道均需托架打孔及安裝施工,橋梁托架施工工程量較大。在工期緊、壓力大的現實狀況下,大潮高速機電托架施工班組不斷摸索試驗,製作單人可操作的橋梁托架打孔機,並在施工過程中成功實踐,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機電托架施工效率。

大潮高速清泉溪大橋。(張超然 攝)
實現“蜘蛛俠”到“神槍手”的跨越,是大潮高速建設者們通過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不斷改進產品和施工工藝的結果。為解決實踐中的難點,大潮高速最終形成一套“微創新”成果,進一步推進建養一體化發展。
目前,廣東大潮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還引入建管養一體化平台,利用無人機查看、GPS定位等先進技術把工地“搬到”電腦上進行管理,管理人員足不出戶,在電腦上就能直觀、全麵掌握現場情況,助力由“人海建管”向“智慧建管”轉化。
傳統高速公路對路麵情況和數據的反饋,往往隻能通過文字和設計圖等方式來表現。這種方式存在弊端,不僅無法直觀地表現項目現場具體信息,而且無法精準定位問題點,從而影響後續的工作效率和進度。
記者在建設現場看到,平台通過無人機、監測傳感器、監控攝像機等設備拍攝、測量的可視化數據,結合衛星定位係統,便可轉化為簡單易懂的平麵圖。管理人員通過平麵圖可以精準地標識問題。平台係統會自動獲取精確位置,並通過短信通知問題所在地負責人跟進處理,達到效率最大化。

大潮高速高陂互通立交。(張超然 攝)
據介紹,目前,平台尚處於研發階段,但是後期可根據需求進一步拓展,把項目建設期的數據無縫遷移至運營期使用。通車運營後,梅大項目將委托大潮公司聯合運營管理,屆時大潮公司營運裏程將超過200公裏。養護巡查工作由人工巡查變為無人機巡查後,問題點通過平台精準分配,將大大縮小人工巡查的範圍,從而提高巡查的效率。
不僅是巡查效率提高了,檢修也更為方便。以往,車道指示器一般設計安裝在隧道進出口、車行橫洞位置各車道的中線上方,隧道車道指示器電源模塊、控製模塊與LED顯示模組均集成在車道指示器箱體內,出現任何故障都要實施車道圍蔽進行高空作業。
在高速公路上滾滾車流中,實施車道圍蔽進行高空作業,不僅影響車輛通行,同時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如何盡可能避免此類問題?
“經過統計分析,電源模塊故障及其使用壽命是車道指示器設備的主要故障。根據這一點,我們對車道指示器進行了改進,將顯示模組與電源、控製模塊分離安裝,把電源、控製模塊集成在檢修道側壁的設備電源箱內。”機電工作人員葉華友說。
應用分離式車道指示器後,機電施工人員將不用再爬梯對車道指示器進行高空“問診”了,也不用對車道進行圍蔽,在隧道檢修道側壁就能進行日常養護及主要故障維修,極大地改善了機電養護作業安全及故障處理時效。
山海相融
客潮資源優勢互補共促產業大發展
重點、難點、創新,點滴凝聚在大潮高速公路項目三年多的緊張建設當中。伴隨著大潮高速的不斷延伸,一條連接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的希望之路,一條連通海峽兩岸經濟帶和粵東北地區的致富之路,正逐漸從夢想照進現實……
“建成後的大潮高速公路,將構建粵東北及閩西地區通往潮汕平原和潮州港的南北向高速通道,以及梅州通往海峽兩岸經濟區和廈漳泉地區的東西向出省通道,對促進沿線地區旅遊資源開發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埔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預計開通後,大埔到潮州可節省一個半小時,大埔到廈門約節省一個小時。
這是大埔繼梅大高速後一直期待的交通大動脈。大埔希望通過改善出行之便,形成“對外大連通、對內大循環”新格局,努力實現“大交通帶動大物流、大物流激活大產業”。如期通車,大埔黨委政府、企業、百姓各方都充滿了期盼。
長久以來,大埔和潮州一直有產業交流,但是近二十多年以來,由於交通等條件約束,使得大埔陶瓷人才呈單方向流往潮州的態勢。
“大埔擁有豐富的產業技能人才,但相對缺乏工業設計、互聯網運營等人才,隨著大潮高速的開通,不僅促進部分人才的回流,還將極大地促進兩地人才的交流、合作。”省人大代表、廣東富大陶瓷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主任黃誌超說。
大埔縣三源彙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俊曉是大埔人,如今該陶瓷企業更多在潮州開展業務。“我們企業也有采購大埔的陶瓷,高速通了以後,從大埔過來的貨物運輸就會方便很多,對運輸行業將會帶來改變,帶來更多的運輸班次,更低的運輸成本。”黃俊曉說,目前大埔很多陶瓷上下遊產業鏈需要潮州供應,如原材料、陶瓷配件、產品設計資源、快遞物流等,高速通了會更加方便流通。

大潮高速的開通將促進當地陶瓷產業的發展。(張俊藩 攝)
“以前路不好走,單程從潮州到大埔需要2個多小時,高速一通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更多陶瓷采購商來大埔采購陶瓷。”黃俊曉說。
路通產業興。不僅是更多采購商、人才進來了,黃誌超認為,大潮高速將拉動更多產業資源湧入大埔,加深了大埔和潮州陶瓷行業的產業鏈對接、人才資源共享等,在良性競爭與合作互補中取得共贏,多方位促進大埔陶瓷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漳州是物流的中轉站,大埔縣興瑞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國武也認為,大潮高速(大漳支線)的開通,大埔的大宗貨物可通過大漳支線這條出省通道對接全國各地,對於柚企來說,更短的運輸時間帶來更少的物流成本,提高了企業經濟運營效率,同時還能增加大埔縣柚企與漳州市平和縣柚企交流。
梅州與潮州相鄰相依,山水相融,人文交流、經貿往來十分密切,有行業專家認為,大潮高速開通後,兩地更應多推動人文交流、文化互鑒、商貿合作,發揮潮客文化資源優勢、互補優勢,共同打造“觀山看海”的文旅產業。
■相關
別有洞天!大潮高速隧道“客潮文化”景觀搶鮮看
記者從廣東大潮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了解,近期,大潮高速建設者結合沿線地方特色,為隧道洞門作畫,植入“客潮文化”,目前全線隧道洞口文化景觀工程已基本完成,將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年底通車。
據悉,路線所經的大埔縣和饒平縣均為原中央蘇區縣,且分別是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的典型代表,大潮高速既是紅色蘇區路,也是宣傳客家文化與潮汕文化的重要橋梁。大潮高速建設者結合沿線地方特色,在隧道洞門上妙手繪丹青,將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以更鮮明的姿態展現出來。
大潮高速設隧道15座,結合交通與旅遊融合發展趨勢,對隧道洞門牆進行了彩繪美化。設計之中滲透客家、潮汕文化,將高速公路作為沿途地區“客潮文化”透視“窗口”。

大潮高速清泉溪大橋。(張超然 攝)
“大潮高速連接梅州大埔和潮州饒平,沿線民風淳樸、資源突出,有很多的文化元素可挖掘。”大潮公司總經理賴冠宙說,一直以來該企業不斷和地方文旅部門溝通,光隧道洞門文化景觀設計前後就改了10多遍設計稿,我們想通過這個點最大限度展現出沿途客潮文化,把文化“植入”大潮,讓過往司乘在濃濃文化氛圍和安全舒適環境中穿行。
大東隧道洞門牆彩繪以久負盛名的大埔蜜柚形象為主,大埔是目前廣東省最大的蜜柚種植縣和中國最大的紅肉蜜柚種植基地,而蜜柚也是大埔增加農民收入的“黃金果”“幸福樹”。在展現沿線農業特色的同時,大潮高速也肩負著把一個個大蜜柚送出大山,助力脫貧攻堅的責任。
蝦公嶺隧道洞口,寥寥幾筆,客家圍龍屋花萼樓的形象就躍然牆上,這棟400多年前的建築,是圓滿、團結、平等的客家文化的一道縮影。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還記得這熟悉的旋律嗎?歌中的青花瓷是大潮高速途經的大埔高陂鎮的又一特產,高陂鎮的客家人以其勤勞和智慧,積澱了八百多年精湛的燒瓷技術,創造出享譽盛名的大埔陶瓷。九子地隧道描繪的青花瓷圖樣,素淨雅致,與山景融合,意境深遠,美好和諧。
大潮高速小檔案
大潮高速全線長120.768公裏,其中主線92.93公裏,大漳支線27.838公裏。全線設互通式立交11處,服務區2處,收費站6處。采用設計速度為100km/h的高速公路標準建設,總投資142.79億元。
該高速主線路線與梅州至大埔高速公路相接,經大埔縣高陂、光德,饒平縣新豐、三饒、浮濱、樟溪,與已建成通車的汕汾高速相接。而大埔至漳州高速公路支線路線則起於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與主線(大埔至潮州高速公路)相接,並與規劃大豐華高速公路對接,經平原、楓朗,終於大東鎮粵閩界(接漳州市擬建的漳梅高速公路)。
大潮高速建成以後,將與汕汾高速公路、沈海複線高速公路、梅大高速公路、大豐華高速公路和國道324線相接,對於改善粵東北山區的投資環境,促進閩西粵東山區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對加快潮州港的開發建設,調整產業布局,帶動臨港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來源】南方日報·梅州觀察
【記者】馬吉池
【通訊員】賴逢芬 劉招迎 羅文燕 馬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