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還在持續!昨日,我市中部、南部地區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大埔縣高陂鎮、茶陽鎮和梅縣區鬆口鎮受強降水落區高度重疊、流域上遊來水明顯等影響,出現“水浸街”等情況。受連日來強降雨影響,梅江區、平遠、蕉嶺、豐順等地出現交通、供電、河堤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情況。麵對災情,市減災委15日啟動市Ⅳ級救災應急響應,各地各部門迅速組織力量搶險救災,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迅速投入力量 轉移受災群眾
“各居民住戶,根據目前雨情和後期降雨預測,預計中午三河壩水位將達到46米,今日夜間鎮區低窪處可能發生3米左右的水浸情況……水浸的樓層要及時關閉用電總閘,防止發生短路、漏電和觸電事故,確保用電安全。”昨日上午10時20分,大埔縣高陂鎮政府通過應急廣播持續播報最新天氣形勢和雨水汛情變化,提醒廣大群眾繼續做好防汛各項工作。
昨日上午,高陂圩鎮福地街一帶發生較大麵積水浸,其中白玉路最低窪處受浸深度達2.5米左右。該鎮黨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最新水情預測,該鎮黨委政府迅速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成立2個鎮區防汛應急組,組織開展群眾救援和轉移工作。同時,大埔縣人武部和消防大隊也積極支持,運送受災群眾急需物資和轉移群眾。至昨日下午,該鎮共轉移群眾584人投親靠友,運送急需群眾89人次,運送各類生活物資近490份,未出現人員傷亡事件。

轉移群眾後,救援隊員席地而坐吃盒飯。(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麗伶 攝)
大埔縣茶陽鎮老城區自13日起也出現水浸街情況。該鎮黨委政府全員值守,各方力量迅速投入到防汛救災行動中。昨日下午2時30分,市應急誌願者協會救援隊聯合大埔縣應急救援協會、蕉嶺縣應急救援協會派出17人的救援力量抵達茶陽鎮,分成5個小組開展救援。昨日下午統計數據顯示,茶陽鎮共有20條道路受浸,受淹浸房屋1632戶5835人,累計轉移群眾1410人,各村道路有40多處遭到不同程度損壞,目前已清理30多處。

在大埔縣茶陽鎮,救援隊員在皮劃艇上搭起梯子將被困群眾從二樓窗戶轉移出來。(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昨日,梅江幹流鬆口段發生超五年一遇洪水,鬆口圩鎮水位高峰達到55.4米,街道方裕茂碼頭已淹浸2.4米,不少居民被困。梅縣區應急分隊副指導員杜任泉介紹說,昨日淩晨4時接到救援命令後,他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出動3艘衝鋒舟、2艘橡皮艇,克服了現場地形複雜、水流湍急的不利條件,一個上午緊急轉移了50多戶家庭。

救援隊員在鬆口鎮火船碼頭涉水救援。(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麗伶 攝)
據鬆口鎮政府統計,該鎮此次受災人口預計有2079人。麵對嚴峻汛情,鬆口鎮黨委政府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製度,及時監測雨情水情,同時加強道路橋梁、山塘水庫、依山房屋的巡查,及時組織人員轉移受災群眾。同時,梅縣區三防指揮部迅速增派5批應急、消防救援人員63人至重點受災點。昨日下午,鬆口鎮災情有所緩解,累計轉移群眾368人。
實行臨時封閉 搶修受損設施
連日來,平遠縣、梅江區、梅縣區等地均有交通公路設施受損報告。13日至14日,濟廣高速平興段、梅平高速田興互通段相繼發生路麵斷裂沉陷、道路塌方現象,梅平高速平遠縣城往梅城方向交通中斷,目前仍在搶修,途經車輛需繞行至國道206線。昨晚,汕昆高速杉山下大橋往梅州方向K111+490m(汕頭端橋台,徑義站至佘江站路段)出現險情,現場已實施交通管製,途經車輛需繞行至大豐華高速。
據統計,平遠縣累計產生1201處公路坍塌點,僅大河背旅遊公路上就有10處塌方。平遠縣地方公路站道路養護中心工作人員吳勇浩介紹說:“當前雨勢不減,我們24小時在崗開展巡查和搶通作業,全力確保各條道路恢複暢通。”此外,梅縣區雁洋鎮縣道222線、梅江區西陽鎮明山嶂、五華縣棉洋鎮琴江村鄉村道路等也因災害造成交通中斷,實施臨時封閉。
昨日淩晨5時許,因韓江水位迅速上漲,豐順縣留隍鎮西洞溪中排路路段河堤出現小缺口,造成河堤內部分農田、魚塘被淹。記者抵達現場看到,洪流從長約1米的河堤缺口處傾注而下,數台挖掘機、鏟車正緊張施工,最終於昨日上午11時完成填土工作排除險情。該鎮副鎮長郭億源介紹說,根據目前水雨情和後期降雨預測,韓江留隍站或現23.5米洪峰水位,鎮村幹部現正全員上崗,加強巡查防禦,並已提醒沿河低窪住戶做好防禦工作。
14日,蕉嶺縣南磜鎮皇佑村發生山體滑坡,嚴重威脅10千伏皇佑線50號至53號杆杆體安全。蕉嶺縣供電局迅速組織維修人員調用鉤機和吊車,成功吊離塌陷在半山腰的電杆,隨即在路旁重新立電杆,於當晚8時恢複附近村民供電。記者了解到,蕉嶺5處受損區域供電設施均已於15日前修複。
昨日,梅城百歲山郊野公園部分路段因暴雨出現山體滑坡,而親水公園、芹洋濕地公園也因梅江河水位暴漲變成一片汪洋。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梅江區已對上述區域和建造年代較久的東山書院側狀元橋和金利來大橋側老程江橋實行臨時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