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廣東省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實施方案(2018-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反映。
亚搏app下载安装
2018年4月8日
廣東省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實施方案
(2018-2020年)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40號),進一步釋放發展活力和內需潛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製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消費領域的融合應用,擴大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的多層次中高端信息消費,加快構建安全、便捷、豐富的信息消費體係,促進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到2020年,全省4K電視用戶達到2000萬戶,全省信息消費規模達到1.5萬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全麵建成高水平全光網省,珠三角信息基礎設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廣州、深圳開展5G網絡商用。
二、主要任務
(一)發展生活類信息消費。
1.擴大4K電視消費。實施全省新數字家庭行動,推進廣州、惠州等4K電視應用示範區建設。支持彩電企業大力發展4K電視產品。推動省廣電播出機構和廣播影視節目製作機構擴大4K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等視聽節目的創作與生產,推動基於國家第二代數字視頻編碼標準(AVS2標準)的超高清電視編解碼設備研發與產業化應用項目建設。促進4K電視進入家庭,推動4K超高清節目入網,降低4K電視網絡資費。發展4K電視+電商、休閑娛樂等新型增值服務。
2.發展數字創意消費。實施全省文化科技創新工程,推進中國標準關聯標識符(ISLI標準)產業化應用,豐富基於ISLI標準的多形態數字出版產品。推動互聯網、人工智能與數字媒體融合發展,支持省內媒體企業轉型發展數字影音、動漫遊戲、網絡遊戲等數字文化產業。推動省內廣電運營企業突破麵向智能電視的媒體融合、信息共享、智能互聯等關鍵技術,發展交互式網絡電視、手機電視、有線電視寬帶服務等新興業務。
3.提升智慧社區消費。支持廣州、深圳、珠海等市加快建設麵向5G網絡的物聯網與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區,推進供水、供電、供氣、排水、照明、消防、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物聯網改造升級。推動智慧社區信息平台建設,整合社區社會組織、社區服務企業信息資源,推進社區服務信息資源集成。支持社會機構發展生活智能終端產品和應用,擴大智慧物業管理、養老助殘、家政、餐飲、購物等線上線下融合的生活服務消費。
4.擴大智慧旅遊消費。推進廣東“互聯網+旅遊”服務雲建設,打造省、市、縣三級旅遊數據中心。加快建設國家級、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智慧景區。鼓勵景區和旅遊機構聯合建設在線旅遊平台,發展在線導遊、導覽、導購、投訴等網絡旅遊消費。鼓勵省內互聯網企業研發推廣虛擬旅遊產品,擴大3D美景欣賞、遊客互動交流等虛擬旅遊消費。
(二)發展公共服務類信息消費。
1.發展智能交通消費。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智能交通感知網絡試點,擴大交通領域的雲平台、大數據、物聯網等新型消費。建設全省綜合運輸公共信息服務大數據中心,發展交通公共大數據消費。實施“廣東交通”信息服務體係深化工程,完善全省汽車客運聯網售票服務,推行“一站式”查詢、“一票到家”等交通出行信息服務。
2.促進智慧醫療消費。實施智慧醫療惠民工程,建立涵蓋全員人口信息、電子病曆和電子健康檔案的省級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台,推動擴大醫療健康信息消費。加快全省“互聯網+健康醫療”建設,發展線上線下聯動的掛號預約、移動支付、藥品物流配送、健康谘詢等網絡醫療消費。鼓勵省內大型醫院發展臨床決策、影像識別、癌症早篩等智能醫療消費。
3.推動網絡教育消費。加快建設“廣東教育雲”,構建覆蓋全省的教學資源雲服務體係,推進省、市、縣三級優質教學資源聯網共享。在學校、培訓機構推廣網絡教育軟件產品消費,發展互動教學、個性定製等在線教育服務。鼓勵省內骨幹教育機構和企業建設網絡教育商城,擴大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培訓消費。支持職業院校、培訓機構開設麵向粵東西北地區的信息消費技能網絡課程,提升電子商務、網絡支付、風險防控等信息消費技能。
4.提升互聯網+亚博网址链接 。全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推廣亚博网址链接 事項網上全程辦理,建立統一的亚博网址链接 大數據庫,推行個性化網上辦事和精準化服務。推進網上行政審批標準化,統一規範各市、縣行政許可事項,簡化辦理流程、縮短辦理時限、降低辦事成本。實施政務信息資源整合計劃,完善“開放廣東”全省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台,推進政府部門依法有序開放各類公共數據資源。
(三)發展行業類信息消費。
1.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支持跨行業、跨領域和行業性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培育一批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和技術、模式領先的工業互聯網服務企業。推動1萬家工業企業采取按需付費的模式,運用工業互聯網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帶動20萬家企業“上雲上平台”,降低信息化構建與運營成本。推動全省軟件企業加快發展麵向重點行業的智能工業軟件。
2.推動物流信息消費。加快國家交通物流平台廣東區域分平台和廣東內河航運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建設,促進省級平台與貨運樞紐場站、港口碼頭和物流園區的互聯互通。推進全省多式聯運係統建設,開展全程物流信息服務。支持省級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建立物流信息采集、交換、共享機製,擴大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各市專業平台、車貨之間的物流信息消費。支持物流龍頭企業建立整合供應商、物流配送和客戶信息的商業智能大數據係統,擴大車輛定位、供需對接、貨物分揀、智能配送等信息消費。結合廣州、東莞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大力發展無人機、無人車等智能配送消費。
3.擴大電子商務消費。鼓勵省內龍頭骨幹企業建設一批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等領域的垂直電子商務平台,加快發展專業化、精準化電子商務服務。開展全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加快各具特色的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建設,構建銜接農產品龍頭企業、批發市場、配送中心和農資流通企業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係。鼓勵各類經營主體參與建設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引導電子商務和物流服務企業為農村電子商務提供倉儲物流、代運營等服務。依托我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貿易。
(四)發展新型信息消費。
1.提升人工智能電子產品消費。建設廣州、深圳新一代通信設備和終端、惠州智能移動終端、東莞智能手機、珠海人工智能芯片設計等省市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加快珠三角智能終端產業鏈集聚發展。推動人工智能與電子產品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高度智能化電子新產品。支持省內信息通信企業發展5G智能手機軟硬件和基於5G網絡的高清視頻、智能物聯等新型信息消費。支持省內家電骨幹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開展跨界合作,發展具有人機交互、消費者行為分析等高端功能的智能空調、智能冰箱、智能安防產品消費。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頭戴類、體感類、手套類等消費級虛擬現實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影視、遊戲、文學等虛擬現實內容服務。
2.促進智能機器人消費。圍繞教育娛樂、助老助殘、家庭服務、醫療康複、餐飲服務等領域,發展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服務機器人。發展醫療、護理、康複等醫療衛生領域服務機器人,支持省內醫療機構聯合研發手術機器人,突破精細介入感知技術、個性化精準治療等關鍵技術。支持省內醫院與企業共同發展手術、康複、輔助醫療機器人,推廣疾病篩查分析、臨床決策支持、醫用教學等醫療機器人應用。加快發展防災救災、建築施工、電力檢測、民用防爆等領域的特種機器人。
3.發展智能運載產品消費。推動省內汽車製造骨幹企業、互聯網企業聯合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支持廣州、惠州、肇慶等地建設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應用示範區,推進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發展自動駕駛、智能物流、共享汽車等新型消費。吸引全球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落戶我省設立智能運載技術應用創新中心,提高無人車、無人機、無人船等產品供給能力。在農業、治安、國土資源、城市運行管理等領域擴大影像偵查、家庭服務、飛行租賃等無人機、無人車消費,在遊艇自由行、環保監測、搜索救援、安防巡邏等領域發展無人船、無人艇消費。
4.擴大北鬥導航信息消費。推進廣州北鬥產業園建設,發展多模融合芯片和具有定位導航等功能的終端產品,擴大導航、授時、精密測量等應用,形成“芯片-終端-係統-服務”全產業鏈。完善北鬥導航基礎設施,推動北鬥導航與移動通信、地理信息、衛星遙感、移動互聯網融合發展,擴大位置信息服務消費。加快東莞市北鬥公共運營服務平台建設,建立北鬥導航公共服務平台體係,拓展導航定位、數字報文和基於位置的增值信息服務。
(五)培育分享式信息消費模式。
1.發展生活資料分享消費。支持廣州、深圳等互聯網經濟發達地市建設分享城市。支持網絡約車、房屋短租等生活資料分享新業態有序發展。規範發展共享交通,健全共享市場準入製度、行業標準規範和互聯網共享平台,培育專車、拚車、分時租賃、P2P租賃等共享交通新業態。支持發展固定資產、商旅短租、日租、民宿等多種形式的分享生活服務。
2.發展生產資料分享消費。依托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省智能製造示範基地、“互聯網+”小鎮等產業載體,支持園區、企業建設分享廠房、分享倉庫,發展生產資料、生產技術、生產能力分享模式。支持省內高等院校將實驗設備、研究室、團隊等打造成分享型研發設計平台或分享工業雲,向全社會提供創客服務、協同製造、協同研發等分享生產服務。
3.發展智力資源分享消費。鼓勵企業、民間組織和社會公眾積極分享研發成果、知識技能、勞力資源。支持龍頭企業在科學研究、生產製造、醫療服務、創意設計等領域發展一批在線知識分享平台,促進各專業領域的信息、技術、成果充分共享。支持互聯網企業建設智力資源分享平台,發展家政、快遞、代駕等分享服務新模式。
(六)優化新型信息消費環境。
1.推動提速降費。實施新一輪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基於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規模化部署,加快50M起步、100M普及、1000M引領的全省高速光纖網絡建設,推動5G網絡和NB-IoT網絡城鄉覆蓋,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打造廣覆蓋、高速率、多業務融合的新一代通信網絡。督促指導省電信運營企業加大提速降費力度,進一步降低企業和居民信息消費成本。
2.普及網絡支付。支持省內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推廣網絡支付平台在居民繳費、購物、娛樂等日常生活領域的應用。加快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建設,推廣聯網通用的移動支付。鼓勵省內金融機構發展促進信息消費的新產品、新服務。支持與規範各類支付機構開展業務模式創新,推廣小額、快捷、便民的小微支付方式。加快發展麵向工業、農業、交通、商業、旅遊等行業的網絡支付消費。
3.推進信用體係建設。完善“廣東信用網”建設,推進電子商務主體身份標識製度建設,落實網店實名製,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信用機製。加快“廣東網絡市場監管綜合信息平台”建設,支持廣州、深圳、珠海等全國創建社會信用體係建設示範城市開展聯合懲戒進政務大廳試點。加快企業和個人誠信記錄體係建設,加強誠信宣傳教育,規範誠信信息共享使用,完善失信主體信用修複機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協調各地各部門推進全省信息消費發展,省直各單位按職責分工推進各領域信息消費發展。各地政府要將發展新型信息消費作為政府工作重點,結合本地實際製定具體政策措施,積極培育擴大信息消費新應用、新模式,推動新型信息消費加快發展。
(二)加強政策支持。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涉及信息消費的行政審批程序,著力消除阻礙信息消費的行業性、地區性、經營性壁壘。創新行政管理方式,落實注冊資本認繳登記製度,降低互聯網企業設立門檻。鼓勵各地依法依規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加快新型信息消費領域技術研發和重大平台、體驗中心建設。完善信息消費統計監測製度,將智能產品、互聯網業務、數字內容等納入信息消費統計。
(三)加強試點示範。
推動廣州創建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加快建設深圳、佛山等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建設珠三角信息消費示範城市集聚區。在人工智能、區塊鏈應用、新數字家庭、文化娛樂、電子商務、智能教育、智能醫療、智能交通等領域,實施一批信息消費試點示範項目,形成輻射帶動效應。舉辦信息消費體驗活動,推廣信息消費示範城市、示範平台、示範項目的經驗成果,促進信息消費快速增長。
(四)加強信息保護。
整頓和規範信息消費市場環境,加大對信息消費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懲戒力度,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違規行為。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製,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查處機製,開展網絡領域知識產權維權行動。嚴格落實企業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責任,防範個人信息泄露和濫用,加大對竊取、販賣個人信息等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強互聯網規範管理,加快網絡信息安全技術攻關和標準體係建設,構建安全可靠的信息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