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工信簡報 工信簡報(2020經濟運行專刊)第5期
工信簡報(2020經濟運行專刊)第5期
來源:運行監測科   時間:2020-05-25 10:43:14   瀏覽:-
字號:

2020年1-4月全市工業和信息化運行情況


    今年來,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工信係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手抓疫情防控物資保障、一手抓企業複工複產,通過抓好支持企業複工複產若幹政策措施的製訂和落實,積極引導企業轉型轉產防控物資,建立企業訴求響應平台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爭取更多企業納入政策支持籠子等一攬子務實舉措,科學有序推動企業複工複產,將疫情對我市工業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一、1-4月全市工業和信息化運行情況

  (一)規上工業增加值方麵。2020年1-4月,全市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7.13億元,同比下降7.0%(增速在全省排名第9位),降幅比1-3月收窄0.9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8.4個百分點,比省下達2.5%參考目標任務低9.5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10.1)高3.1個百分點。在疫情的影響下,雖然我市大部分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同比下降,但對比第一季度,降幅均有不同程度收窄。

    1、縣域工業降幅較大。1-4月,8個縣(市、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5.64億元,同比下降13.6%,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3.1個百分點。8個縣(市、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均為負增長,其中梅江區、蕉嶺縣、五華縣降幅縮小至個位數,其它5個縣(市、區)降幅仍在10%以上。

    2、市直工業小幅增長。1-4月,市直規上企業實現增加值31.48億元,同比增長2.1%,增速比第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比全市平均水平高9.1個百分點,比縣域工業高15.7個百分點。其中梅州卷煙廠實現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5.8%,是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的重要力量。

表1:2020年1-4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情況表

排序

地  區

規上工業增加值(億元)

排序

地  區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全  市

67.13

全  市

-7.0

市  直

31.48

市  直

2.1

1

梅縣區

10.09

1

梅江區

-4.3

2

梅江區

6.43

2

蕉嶺縣

-7.3

3

蕉嶺縣

6.07

3

五華縣

-8.2

4

興寧市

3.36

4

平遠縣

-12.7

5

平遠縣

2.82

5

興寧市

-13.1

6

大埔縣

2.80

6

梅縣區

-16.3

7

豐順縣

2.61

7

大埔縣

-18.3

8

五華縣

1.46

8

豐順縣

-31.3

    3、五大支柱產業小幅下降。1-4月,五大支柱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57.91億元,同比下降3.5%,降幅比1-3月收窄1.1個百分點。正增長的產業有2個,為煙草產業(同比增長7.3%)和機電製造(同比增長1.9%);負增長的產業有3個:電力產業同比下降14.1%,建材產業同比下降8.2%,電子信息同比下降16.4%。

表2:2020年1-4月全市五大支柱產業增加值情況表

產業名稱

1-4月增加值(億元)

增速(%

占全市規上工業的比重(%)

合計

57.91

-3.5

86.3

煙    草

27.80

7.3

41.4

電    力

8.16

-14.1

12.2

建    材

9.33

-8.2

13.9

電子信息

8.71

-16.4

13.0

機電製造

3.92

1.9

5.8

    4、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分化較大。全市8家上市工業企業,1-4月實現工業總產值23.19億元,同比下降21.3%,降幅比第一季度擴大0.5個百分點。其中正增長的有2家企業(紫晶存儲同比增長達177.9%),負增長的有6家企業(有5家企業降幅達20%以上)。

   5、重點骨幹企業微增。1-4月,全市30家重點骨幹企業實現增加值50.07億元,同比增長0.6%,增速比1-3月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正增長的企業有14家,比第一季度增加4家,有8家企業增速達到2位數。

   6、重點外貿進出口工業企業降幅收窄。受疫情影響,1-4月,全市38家重點外貿進出口工業企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34.17億元,同比下降12.2%,降幅比1-3月收窄4.6個百分點。其中,實現正增長的企業有14家(與第一季度持平),增速達到2位數的企業有8家。

    7、工業用電量降幅收窄。1-4月,全市工業用電量12.79億元千瓦時,同比下降19.2%,降幅比1-3月收窄1.3個百分點。其中規上工業用電量10.7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5,降幅比1-3月收窄5.2個百分點。

    8、利潤稅金微降。至3月底,全市規上工業企業472家,其中虧損企業218家,虧損麵達46.2%,虧損企業虧損總額2.93億元,同比增長27.1%。1—3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4億元,同比下降0.7%;實現稅金總額21.64億元,同比下降0.3%。

    (二)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完成情況。1—4月,全市工業投資完成28.47億元,同比增長9.6%,比省下達目標增速(1%)高8.6個百分點,完成市下達116.74億元的24.4%,增速在全省排第7位(全省-15.9%)。其中,有5個縣(市、區)實現正增長,3個縣負增長。

表3:2020年1-4月全市工業投資情況表

排序

地  區

工業投資(億元)

排序

地  區

工業投資  增速(%)

全  市

28.47

全  市

9.6

1

五華縣

6.50

1

蕉嶺縣

45.8

2

蕉嶺縣

5.73

2

梅縣區

40.4

3

梅縣區

4.41

3

平遠縣

31.5

4

興寧市

3.76

4

五華縣

19.9

5

平遠縣

2.60

5

豐順縣

15.7

6

梅江區

1.92

6

梅江區

-1.7

7

豐順縣

1.83

7

興寧市

-22.6

8

大埔縣

1.43

8

大埔縣

-46.6

    1—4月,技改投資完成7.90億元,同比增長0%,比省下達目標增速(1%)低1.0個百分點,完成市下達32.18億元的24.5%,增速在全省排第6位(全省-28.1%)。其中,有2個縣實現正增長,6個縣(市、區)負增長。

表4:2020年1-4月全市技術改造投資情況表

排序

地  區

技改投資(億元)

排序

地  區

技改投資  增速(%)

全  市

7.90

全  市

0.0

1

蕉嶺縣

3.46

1

五華縣

404.5

2

五華縣

1.16

2

蕉嶺縣

174.9

3

梅縣區

1.15

3

梅縣區

-14.2

4

梅江區

0.71

4

梅江區

-37.2

5

大埔縣

0.41

5

平遠縣

-57.6

6

平遠縣

0.33

6

興寧市

-58

7

興寧市

0.32

7

大埔縣

-60.8

8

豐順縣

0.14

8

豐順縣

-63.2

    1—4月,新開展技改企業42家,完成省下達目標(100家)的42%。

    (三)園區發展方麵。1-4月,全市產業園區(集聚地)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5.91億元,同比增長17.4%;實現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22.83億元,同比下降9.9%,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5.5個百分點;全口徑稅收5.46億元,同比下降11.67%,降幅比第一季度擴大8.2個百分點。

表5:2020年1-4月全市產業園(集聚地)提質增效情況表

園區名稱

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增速%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億元)

增速%

全口徑稅收(億元)

增速%

廣梅產業園

2.05

-49.26

2.23

0.00

0.70

-17.50

梅江產業園

0.79

-48.94

5.40

-3.60

0.91

-19.50

興寧產業園

1.10

57.14

2.05

-2.70

0.38

-41.00

平遠產業園

2.14

76.86

1.92

-4.30

0.17

-23.00

五華產業園

1.65

489.29

0.97

-8.30

0.36

-8.15

豐順產業園

1.23

223.87

1.76

-22.10

0.69

-7.20

蕉華產業園(含蕉嶺縣集聚地)

5.34

50.85

4.92

-7.70

1.46

11.52

大埔產業園

0.40

-62.96

0.42

-25.70

0.11

-20.53

梅縣區集聚地

1.21

57.14

3.16

-24.50

0.68

-9.80

15.91

17.43

22.83

-9.90

5.46

-11.67

    (四)信息化發展方麵。一是加快5G基站建設步伐。1-4月,全市新增5G基站324座(其中梅州移動建設294座,梅州電信和聯通共建30座),占全年任務數1160座的27.93%,累計5G基站數達到517座。二是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1-4月,新增4G基站196座,提前完成省下達年度126座的目標任務,新增光纖接入用戶4.44萬戶,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的92%,新增百兆光纖接入用戶4.01萬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44%。新增NB-iot基站16座,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22.5%。

   (五)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麵。1-4月,全市共有376家中小微企業列入了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重點中小微企業池”,累計為110家企業(226筆)提供增信貸款13.4億元,貸款餘額4.5955億元;為13家企業提供13筆總額8970萬元增信貸款。至目前,已為11家企業提供“專精特新”增信貸款2850萬元,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中碰到的融資難問題。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主要經濟指標下行壓力大。一方麵,全球疫情的持續蔓延,給工業經濟帶來用工短缺、資金不足、訂單減少、產業鏈不暢通和原輔材料采購成本高等一係列壓力;另一方麵,複工複產後,麵臨有效需求大幅下滑,個別企業出現複工複產後的停工停產。

   (二)縣域工業支撐作用減弱。1-4月,縣域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35.6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6%;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3.1%,比2019年比重(65%)下降了11.9個百分點。

   (三)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仍然麵臨下行壓力。1-4月,雖然我市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均實現正增長,但分別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24.4%和24.5%,均未能達到33.3%的時間進度要求,且投資總量小、占比小和投資後勁不足問題依然存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市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三個一批”等項目共170個,基本上是從3月份開始陸續複工建設。12個投資10億元以上的製造業重大項目,5個在建項目有4個項目是3月份開始複工建設,7個新開工項目僅有平遠縣一抹禾香酒業建設項目已開工建設,其它項目仍處於前期準備工作。

    (四)園區提質增效進一步放緩。前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全口徑稅收等同比去年大幅下降,園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至4月底,園區企業已全部複工複產,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月上升5個百分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去年增長17.4%,產能正陸續恢複,園區提質增效實現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