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供銷社 工作動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打造“三宜”城市範例 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
陳敏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打造“三宜”城市範例 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
中共梅州市委七屆六次全會召開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9-01-14 10:37:48   瀏覽:-
字號:

本報訊 (首席記者鍾智躍)日前,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梅城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的部署要求,總結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工作,動員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將綠色發展堅持到底,不斷開創新時代梅州改革發展新局麵。

市委常委會主持會議。全會傳達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市委書記陳敏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並就《梅州市機構改革方案》作說明。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就經濟工作作專題講話。市委常委會就黨建工作作專題報告。

會議指出,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一年來,市委常委會突出抓好四件大事:一是狠抓省委部署的“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二是狠抓堅決全麵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惡劣影響工作;三是狠抓中央和省巡視、督察、督導整改工作;四是狠抓“三好一正”活動的開展工作。市委常委會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工作,全市工作總體呈現黨的建設穩步加強、改革開放穩步深化、經濟發展穩步轉型、城鄉建設穩步提升、民生福祉穩步改善“五個穩步”的良好局麵。同時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支持人大、政協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責,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推進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改革,加強黨管武裝和國防教育,戰場建設推進力度、實戰化訓練力度、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力度前所未有,進一步擦亮了“全國雙擁模範城”金字招牌。

會議指出,成績來之不易。體會彌足珍貴。做好梅州的工作,必須突出政治統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三個決不允許”,自始至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確保正確的發展方向;必須把中央的頂層設計、全省的工作大局與梅州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既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又做到落細落小落具體;必須鍛造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態,讓全市黨員幹部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擔當起沉甸甸的曆史責任。

會議強調,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麵臨“二次創業”的大好形勢。550萬梅州人民雄心壯誌,誓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要自覺對標黨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寬的視野,認清形勢、把握市情,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緊跟新時代、立足新定位、把握新機遇、正視新挑戰、展現新作為、樹立新形象。要初心不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創新體製機製,善於整合利用資源,善於調動各方力量,堅持揚長補短、長短結合,以自身的好,吸引他人的好,實現梅州更好,一方麵要立足梅州的現有基礎和比較優勢,創先爭優、追趕一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文化名城建設、社會治理、基層黨建等六個方麵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另一方麵要正視差距,下足功夫,努力補齊對外交通、實體經濟、技術創新、發展平台、改革開放、民生事業等六個方麵的短板,變短板為“潛力板”。 推動“六爭六補”,既不是好高騖遠,也不是妄自菲薄,總體上比以往任何時候基礎更加紮實、條件更加具備,要鉚足幹勁、加大力度、把握節奏,圍繞人要進來、新產業要進來、龍頭企業要進來、貨要出去“三進一出”的要求,引進人才創新創業,吸引遊客來梅消費,招進大企業,形成新業態,把梅州一切好產品,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產品都要推銷出去。

會議強調,今年全市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尤其是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的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實施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把握“六新”、爭先“六項工作”、補齊“六個短板”,深化“一區兩帶六組團”建設,構建“五星爭輝”區域發展新格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貢獻梅州力量。

會議強調,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後的工作,要狠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貫徹,深學篤信,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持續深化“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在新時代新起點上深刻把握梅州的使命擔當。要加強學習調研成果的轉化運用,圍繞“123456”的思路和舉措來推進各項工作,這是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的施工圖。一是走好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經濟“換道超車”。要強化綠色發展理念,在全省“一核一帶一區”新格局中,突出以功能區為引領,把綠色發展作為根本路徑,牢記鄧小平同誌“發展是硬道理”的諄諄教誨,大上項目、快上項目、上大項目、上好項目、上綠色項目,大幹快上,加快發展,迅速發展,厚積薄發,後來居上。要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不斷厚植生態優勢,做好“生態+”的文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推行綠色生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與生態環境相適宜的綠色低碳產業體係。堅定不移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梅州永續發展注入無窮動力。二是深化“兩帶”建設,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壯大。以廣東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建設為重點,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係。推動五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持煙草、電力、建材、電子信息、機電製造產業實施綠色化改造和多元化發展。加快培育三個新興產業,做強文旅產業,推動形成特色文化產業集群,打造國內一流旅遊目的地;發展體育產業,建設“足球特區”,讓小足球踢出大產業、讓小足球帶出大事業,辦好各類賽事,拉動體育消費,推動體育休閑、健康養生融合發展;深耕互聯網產業,培育發展數字經濟,發展“人腦加電腦”的輕資產產業,推動信息服務業的發展。著力打造大健康產業,促進健康中醫藥、健康醫療、健康養生產業創新發展,打造粵閩贛邊醫療高地,向國際自然醫學會申請認證“世界長壽之都”稱號,把長壽經濟這篇文章做好。壯大特色現代農業,迸發傳承“東學梅州”的幹勁和勇氣,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梅州柚、嘉應茶、平遠橙、客都米等優勢傳統產業,做優水產、油茶、南藥、花卉等特色產業,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農產品市場流通,打響梅州特色農產品品牌

三是建設“三宜”城市,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城市,是省委對粵北地區城市發展的新定位,是梅州綠色發展的重要目標,要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總抓手,打造“三宜”城市範例。著力打造便利的營商環境,讓梅州成為“麻煩少、賺錢多、身體好”的投資沃土。著力打造秀美的自然生態,讓梅州的天更藍、山更清、水更秀、地更綠、花更豔、樹更多,從“有梅人家”走向“有梅城市”。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的梅州模式,率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高質量脫貧。著力打造有溫度的城鄉文明,讓文明之風吹遍梅州大地、文化名城享譽南粵。著力打造獨具魅力的全域旅遊,推動全員共建、全民共享,力爭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著力打造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圍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珠三角2小時經濟生活圈”的目標,加快建設內暢外聯的快速綜合交通體係。四是改善四個重點民生,推動幸福梅州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把錢用在刀刃上,著力保障和改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平安等四個重點民生,推進教育振興,建設健康梅州,加強社會保障,建設平安之鄉,努力把梅州建設成為全省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構建“五星爭輝”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在深化建設“一區兩帶六組團”的基礎上,按照交通條件、園區建設和縣域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變化,以深度一體化為牽引,強化“大梅州”意識,打破行政區劃,拉開城市框架,推動五華組團、興寧組團與“一區”深度融合發展,形成一顆“大星”,打造以廣梅園為地理聯結點的半小時經濟圈,建設協同發展、連成一片的新城區,輻射帶動其他四個組團即四顆“小星”發展,著力構建“五星爭輝”的區域發展格局。打造新的經濟增長之星,樹立“一盤棋”思想,把重要基礎設施、要素資源,重點向廣梅園及周邊園區、高鐵高速沿線集聚,著力打造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深度一體化發展的經濟增長極;廣梅園要深化穗梅共建,加快建成國家級高新區;梅江區要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建設“詩畫梅江、文明客都”;梅縣區要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美麗梅縣、客都明珠”;興寧市要推動城區擴容提質,打造梅州副中心城市,建設“工貿新城、智慧興寧”;五華縣要建好足球特色小鎮、琴江新區,建設“工匠之鄉、宜居五華”。打造縣域特色發展“四星”,深化組團建設內涵,更加突出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平遠縣要向東南發展,打造梅州優山美水生態之星;蕉嶺縣要向南發展,打造梅州壽鄉品牌之星;大埔縣要向西發展,打造梅州生態康養文旅融合之星;豐順縣要向南發展,打造梅州融入沿海經濟帶建設之星。“五星爭輝”要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與贛南閩西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六是突出六個方麵,全麵加強黨的建設。要始終堅持黨領導一切,堅決聽從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指揮,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要旗幟鮮明突出政治建設工作,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機關黨的政治建設,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重心下移抓實基層黨的建設,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基層黨組織對其他基層組織和各方麵力量的全麵領導,實施“頭雁”工程,推進基層黨支部規範化標準化建設。要千方百計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堅持好幹部標準,強化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把握好選人用人“十個關係”,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讓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有舞台、受褒獎,讓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幹部讓位子、受警醒。要毫不動搖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健全意識形態工作研判處置機製,各級領導幹部在原則問題上、大是大非問題上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對於各種不當言論要敢於亮劍,決不能愛惜羽毛、當“好好先生”。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推進基層正風反腐三年行動,深挖徹查黑惡勢力背後的“保護傘”,持續深化政治巡察,更好發揮巡察利劍作用。要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充分調動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的積極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發揮人大、政協的職能作用,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加強統一戰線工作,深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改革,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提高黨管武裝水平。

會議強調,2019年經濟工作要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麵內容:努力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穩定增長;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攻堅克難,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麵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優化城鎮空間布局,構建“五星爭輝”區域發展新格局;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農業農村發展協調性;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打造良好發展環境。各級各部門要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確保起好步、開好局。

會議號召,改革開放不停頓,綠色發展正當時。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省委李希書記來梅調研講話精神和省委“1+1+9”工作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努力奔跑、追逐夢想,一起想、一起幹、一起笑,共同譜寫中國夢的梅州篇章!

市委委員、市委候補委員出席會議。在梅州工作過的正廳級老同誌,不是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的市政府、市政協、市紀委領導同誌,嘉應學院黨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秘書長,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市委巡察組組長,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各專(工)委主任,市直副處以上單位和中央、省屬駐梅單位主要負責同誌,各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同誌和各鎮(街道、場)黨政主要負責同誌,以及市第七次黨代會部分基層代表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