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梅’好時光 客韻芳華”2025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交流活動在梅州舉辦。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吳華欽、梅州市副市長代偉參加相關活動。
活動期間召開了2025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交流座談會,通過主旨演講、座談交流,為來自全國16個省份、17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文旅部門負責人、非遺傳承人、專家學者等搭建起一個交流探討、互學互鑒的平台,助力推動文化生態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吳華欽在致辭中指出,作為客家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梅州切實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全力用好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的“國字號”品牌,秉持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村落、文化自然生態相結合的整體性保護原則,著力推動客家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走出了一條“在保護中利用、在傳承中創新”的新路徑。廣東將以此次交流活動為新起點,緊扣文化強省建設目標任務,高水平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全麵深化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以“文化+科技”賦能更多新業態、新產品、新場景,努力讓非遺活起來、潮起來、熱起來,共同書寫好中華文明發展的不朽篇章。
代偉代表梅州市政府向各位領導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梅州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他說,梅州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厚的曆史底蘊和文化積澱,因文而興、因文而榮。梅州始終高度重視文化生態保護工作,大力推進客家文化活態傳承,令客家文化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日常,與新時代生產生活相互契合、相得益彰,繪就了文化傳承創新的嶄新畫卷。梅州將以此次交流活動為契機,認真梳理吸納各位專家的真知灼見,進一步做好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與大家攜手共同書寫文化傳承新的精彩華章。
在梅期間,與會領導嘉賓實地觀摩了大埔光德陶瓷燒製技藝非遺工坊、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等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典型案例,並觀看《風土·客韻》非遺小劇場和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展演,領略客家文化和中華非遺的無窮魅力,品味梅州客家文化保護傳承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