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時刻,保供任務誰來承擔?
梅州豐順縣1023疫情發生後,短短幾天時間,封控區麵積逐步擴大,形勢變得極其嚴峻。封控區群眾的吃飯問題、物資配送供應問題,頓時成了黨委、政府的重中之重,抗疫保供成了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10月31日,豐順縣委縣政府緊急委托供銷係統采購3.2萬份愛心包,包含大米、榨菜、鹽、火腿、麵、米粉、蔬菜等,種類多、時間緊、任務重,一般的商超市場根本無能力承接。
艱難時刻,梅州豐順縣供銷合作社全體黨員、幹部職工以及豐順縣農產品直供配送公司全員上崗,負責接收和配送相關物資,滿負荷運作。
關鍵時刻,供銷係統站了出來!
接到任務後,省、市供銷合作社第一時間成立了聯合指揮部,省供銷合作社及時派出工作組到梅州,利用“供銷一張網”的作用,發揮總的協調指導作用。梅州市供銷合作社立即啟動《梅州市供銷合作社係統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預案》,及時研究部署全市供銷係統支援豐順縣供銷合作社抗疫保供工作。同時,專門印發《關於加強支援豐順縣“1023”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工作的通知》,要求把支援豐順抗疫保供,作為當前市、縣兩級供銷合作社的重要工作任務,8個縣級供銷放心農產品配送子公司全部投入保供工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成立專班並指定一名分管領導專門蹲點負責,責任到人到事,並及時向分管縣領導彙報支援豐順抗疫保供工作情況。主動加強各子平台物資分揀配送的監督,確保物資包的食品質量和數(重)量足夠;派出專人監督保供運輸車輛的安全檢查、司機休息、24小時核酸檢測、防護裝備,做好台賬記錄。協調請求縣防疫部門提供支援,派出專業消殺隊伍,對保供運輸車輛、司乘和豐順回轉的周轉框、欄板等進行雙消殺和每天病毒檢測。
省、市、縣供銷合作社利用“供銷一張網”的優勢,籌調物資保供從少到多,從被動到主動,積極為黨委、政府分憂解難。由省供銷集團和省供銷農產品直供配送平台統一協調,指導梅州市、縣供銷合作社8個供銷子平台和揭陽等市內外農產品直供配送子平台以及汕尾天潤公司落實好訂單任務;由市、縣供銷合作社及時與當地的市場監管、科工商務、交通、衛健等相關部門對接溝通,統籌協調物資、車輛、人員,保障了各個供銷放心農產品配送子平台分揀配送高效,由省市縣供銷合作社統籌協調物資1500多噸、運輸車輛26輛、人員300多人,並在梅江區海吉星和豐順縣設置了保供物資臨時儲備倉,保障了各個供銷放心農產品配送子平台分揀配送高效,並為後續幾批物資的采購任務,提前做好了預案準備。據統計,10月31日—11月7日由各地供銷係統放心農產品配送子平台運達豐順縣物資共計1255.5噸,其中蔬菜包14.03萬份、10斤裝大米11.79萬份,共計發送180多輛車次,已占到豐順縣城封控區供應鏈的90%以上,成為黨和政府抗疫保供穩價的重要抓手,充分凸顯了各級供銷合作社的責任擔當。
衝鋒時刻 黨旗在抗疫一線飄揚
梅州市供銷合作社黨組充分發揮組織領導作用,決定在梅縣區、梅江區、平遠縣供銷農產品配送有限公司,分別設立3個臨時黨支部,創建黨員先鋒模範崗。黨員幹部接續奮戰在抗疫保供第一線,率先垂範,展現了黨員的責任擔當,黨旗在抗疫保供的一線高高飄揚。
有位臨近退休的供銷黨員,接到抗疫保供的任務後,二話不說,立馬奔赴抗疫的前線,不顧自己感冒尚未痊愈,身體還有微恙,一到就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當中,當天隻睡了4個小時,連續奮戰了一個星期。一個擁有30年黨齡的老黨員,用自已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使命,彰顯了供銷人的責任擔當。一位省農產品直供配送平台的同誌,為了支援抗疫保供工作連續加班加點協調,主動推遲了自己碩士論文答辯時間。
梅州梅縣區配送子平台黨員,帶領員工連續奮戰加班幾天幾夜,保障了物資的及時分揀和發送。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感染和帶動了其他人積極參與抗疫保供,一位90後新供銷人小鄧,為了抗疫保供,主動推遲了返回深圳舉辦婚禮的時間;另一位90後新供銷人小楊,主動提出由他來駕駛裝載物資最多,需要在豐順停留卸貨時間最長的9.6米冷鏈車,他說的理由很質樸,“我媽媽是70年代的供銷人,我是“供二代”,讓我來”。和其他保供貨車司機一樣,他們駕駛著貼有“中國供銷合作社”和“粵供優選”標識的保供貨車成為了“逆行者”,淩晨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帶上水和幹糧開車前往豐順,全程不能下車,無法上廁所(因無法更換防護服)。每次到達豐順,每輛車都需要停留5—10個小時在多個物資接駁點等待卸貨,雖然非常辛苦,但當每次卸完物資回程前看到當地的公安交警、誌願者、網格工作人員集體敬禮目送保供車輛離去時,他們深深感受到成為“逆行者”的自豪和感動。和他們一樣,許多供銷黨員、子平台的員工都深深感受到了封控區群眾對他們的熱切期盼,感受到了群眾炙熱的愛。沒有豪言壯語,隻有默默的付出和奉獻。
在這群平凡的供銷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最樸素最珍貴的品質——勇敢、善良、樸實的精神,他們是対供銷人“扁擔精神”和“背簍精神”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