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梅州市供銷合作社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發揮供銷社助農服務示範體係作用,想方設法幫助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戶銷售滯銷農產品,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截至3月底,全市49家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滯銷扶貧產品在市縣供銷社的幫助下已基本銷售一空,銷售額達2800多萬元,給了農戶尤其是貧困群眾極大的信心,增加了收入,助力梅州蘇區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一、高度重視,上下聯動摸排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交通市場等限製,我市不少扶貧產品銷路遇阻,出現滯銷情況。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梅州市供銷社高度重視,社黨組書記、主任丘孝東及時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銷售滯銷扶貧農產品工作,並指定分管領導和業務科室具體抓好落實,要求全市供銷社係統大力弘揚供銷人的“扁擔”、“背簍”精神,把幫助銷售滯銷扶貧農產品作為疫情防控期間供銷社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上下聯動,迅速摸排出疫情期間全市49家農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滯銷的60多種農產品,著力發揮供銷社助農服務示範體係的銷售優勢,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綜合服務平台,積極為滯銷扶貧農產品尋找銷路,解決滯銷農產品的賣難問題。
二、創新思路,加強產銷對接
一方麵,充分發揮廣州對口幫扶機製作用,開展以購代銷等活動,加強產銷對接。大埔縣供銷社直屬企業大埔供銷宏森農產品有限公司發揮行業優勢,牽頭組織縣內企業為碧桂園集團、敏捷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碧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代購價值100萬元的大埔縣十大長壽食品大米、花生、腐竹、茶葉、蜂蜜以及蜜柚精深加工產品15種共26.23噸送往湖北,既給湖北人民送去生活補給,又為大埔當地解決農產品積壓滯銷問題,為貧困戶創收,防止因疫致貧、因疫返貧,同時也提高了貧困戶備耕積極性,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五華縣供銷社在疫情期間,著力打通基層供銷社“經營網點”及“助農服務中心”主渠道,“一鎮一策,一社一法”研究扶貧產品銷售問題,做到鎮內優先供應,鎮外廣開銷路。該社為番禺對口幫扶五華工作隊代購3000斤鴨蛋馳援湖北,不僅緩解了養殖貧困戶的經濟壓力,挽回了幾萬元損失,而且為湖北疫情防控提供了物資保障。到3月底,五華縣供銷社共幫助解決滯銷產品靈芝、孢子粉、香豬、百香果、茶葉、雞、鴨等產品價值共400多萬元。另一方麵,組織開展扶貧農產品線上銷售專題培訓,市、縣供銷社幹部職工為扶貧產品“站台”吆喝、“打call”,提高“用網”能力、引導發展“網紅”經濟,著力打通產供銷的關鍵環節,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如,蕉嶺縣蕉城鎮和三圳鎮供銷社助農服務中心通過電話聯係、上門調查、電商銷售、保價收購等方法,在短短幾天內,就將蕉城鎮龍安村20萬斤大米、400斤幹木耳、1135隻雞鴨,藍坊鎮高思村1萬斤蘿卜,三圳鎮東嶺村3200斤幹香菇、800斤靈芝等積壓農產品全部銷售出去。
三、消費扶貧,建立長效機製
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依托全市供銷係統網絡優勢和“保供穩價安全”平台,運用“互聯網+”、廣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配送中心項目等載體,開展線上線下產銷對接,聯係協調農業企業應急收儲滯銷農產品,解決好生產資料運不進、農特產品運不出的突出矛盾。如,五華縣安流鎮供銷社根據疫情期間市民居家不出門,不少群眾麵臨著食物采購難問題,抓準“商機”把貧困戶家滯銷的鴨蛋運送到各村經營網點進行適當打折售賣,並提供貼心送貨服務,引導市民群眾積極參與消費扶貧,讓滯銷的鴨蛋一時間竟然反轉成了熱銷的“香餑餑”。同時,重點圍繞梅州柚、平遠臍橙、嘉應茶、客都米、客鄉菌等優勢農產品,積極引導支持全市農產品企業參加供銷合作社係統參與舉辦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供銷聯盟、農博會、展銷會、交易會等,推進貧困地區農產品與大市場對接,與省供銷社直屬企業合作,積極謀劃冷鏈物流配送項目,大力發展農特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通過采取連鎖經營、網絡營銷、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建立消費扶貧長效機製,把梅州特色農副產品推向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等廣闊市場,助推梅州蘇區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