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工作動態 砥礪奮進,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全體師生的回信激勵廣大學子和教育、農業工作者矢誌強農報國
砥礪奮進,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全體師生的回信激勵廣大學子和教育、農業工作者矢誌強農報國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5-10-17 10:57:03   瀏覽:-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題:砥礪奮進,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全體師生的回信激勵廣大學子和教育、農業工作者矢誌強農報國

  新華社記者

  在中國農業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中國農業大學全體師生回信,向全校師生員工、廣大校友表示祝賀。情深意切的關懷和期許,令中國農業大學師生和校友以及廣大教育、農業工作者倍感振奮。

  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回信要求,矢誌強農報國,努力推動我國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為建設農業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立意高遠、催人奮進,是對學校120年來躬耕農業領域、服務‘國之大者’的高度肯定,為學校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說,“建校120年來,農大人始終情係鄉土。我們將牢記總書記要求,繼續弘揚優良辦學傳統,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加快構建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的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體係,為農業強國建設不斷貢獻農大人的智慧與力量。”

  中國農業大學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近日,中國農業大學全體師生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學校120年發展曆程和辦學成績,表達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不懈奮鬥的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我更加感受到校訓‘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的分量。”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劉文豐說,“我將秉持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作風,聚焦極端氣候背景下西北幹旱區的糧食安全與水資源安全這一課題,讓科研成果更好融入教學實踐,真正服務於國家糧食和水安全屏障建設,努力培養更多知農愛農的專業人才。”

  “兩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回信。如今,總書記又對我們提出‘矢誌強農報國’的殷切期望。我深感重任在肩。”中國農業大學雲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碩士生李光達說。

  一段時間以來,李光達堅持一塊地一塊地跑,為解決當地由於管理不當、病蟲害導致的農產品產量低等問題提供技術方案。“我要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和農戶建立深厚感情,做一粒深紮在大地上的種子,在廣袤田野上繼續書寫新時代青年答卷。”李光達說。

  “在校期間,學校教育我們要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注重培養我們的知農愛農情懷。這些優良傳統我始終銘記在心。”中國農業大學校友、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農業農村局綜合辦科員賀婧婷說,“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積極傳承弘揚學校優良傳統和作風,帶著飽滿熱情和青春熱血,投入到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助力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工作中。”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令我的工作方向更加明晰。”湖南農業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李蒙說,“端牢‘中國飯碗’,既要保障糧食穩產高產,也要推動農業全鏈條的綠色轉型與價值提升。我將傳承好袁隆平院士的科研精神,在生物質高值化利用上精耕細作,通過努力把飯碗牢牢端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裏。”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對建設農業強國提出明確要求。在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總書記對農業發展的關心關懷,讓我們奮鬥的勁頭更足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少昆表示,將立足本職崗位,堅持從農業生產中來,到農業生產中去,用先進科學技術服務農業,在推動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格局的道路上奮勇爭先。

  在陝西楊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的小麥掛藏室裏,小麥育種專家吉萬全和學生正忙著將篩選出的優良小麥種子進行編號、排列。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也是對我們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冀望。”吉萬全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守護國家糧食安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要在小麥育種領域持續深耕,培育出更多好品種。同時把來自生產一線的經驗揉進課堂,讓學生明白種好糧、育好種的重要性。”

  “作為農學領域的學生,我們不僅要精通理論,更要將知識應用於解決農業生產的實際問題。”廣袤黑土地上,東北農業大學博士生徐慶禦圍繞玉米遺傳育種這一課題,深度參與多項研究工作,“我將進一步提升自己在玉米遺傳育種領域的創新能力,在科研道路上不斷攀登新高峰,以實際行動服務國家農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令我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江湧表示,“接下來,我們將按照總書記要求,堅定走好人才自主培養和科技自立自強之路,建強優勢學科,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引導鼓勵越來越多的專業人才積極紮根農業生產一線、投身農業科技創新,為建設農業強國、教育強國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