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以及地方誌工作的重要論述,利用數字技術充分激發地方誌特有的曆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地方誌數字化轉型,積極融入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推動地方誌事業高質量發展,服務省委“1310”具體部署,更好地為文化強國貢獻方誌力量,我辦決定實施全省地方誌數字能力提升年(2024-2025)行動,有關工作部署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史誌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的關於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堅定用新質生產力理論指導地方誌事業發展,加快推動地方誌與數字化深度融合,加強數字方誌建設,全麵融入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和數字政府建設,著力提升全省地方誌係統數字能力,推動地方誌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為文化強國貢獻方誌力量。
(二)工作原則
1.統籌規劃,全省協同
加強頂層設計,省地方誌辦做好統籌規劃,省市縣地方誌工作機構協同推進,堅持全省“一盤棋”大格局,全係統按照統一部署,朝“縱向貫通、橫向聯動、條塊協同”的統一目標發力。
2.集約複用,提升質量
立足已有數字化基礎,圍繞存史、資政、育人核心職能,充分挖掘現有資源,加強係統集約和複用建設,推動資源共享,不斷提升質量,擴大影響力。
3.數字支撐,創新驅動
持續落實“數字優先、移動優先”原則,全麵提升全係統數字化意識。充分用好數字化技術,以數據要素為核心,探索創新方誌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機製,推動地方誌全流程數字化轉型。
4.省級主導,分級負責
省地方誌辦起主導作用,負責總體推動提升全省地方誌數字能力;市縣地方誌工作機構承擔本級地方誌數字能力提升的主要責任,按照統一部署落實各項任務,壓實各級地方誌工作機構工作責任。同時,省地方誌辦先行先試,總結成功經驗,做好示範帶動;市縣地方誌工作機構加強經驗運用,在已有基礎上加快項目落地見效。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末,全省地方誌係統總體數字能力顯著提升,各級地方誌工作機構要進一步完善體製機製,推動各類規章製度、指導意見、標準規範行之有效,基本實現數字方誌自運轉、可持續發展。地情信息係統實現高水平複用、跨越式發展;數字推介陣地規範穩定運行,鞏固講好廣東故事重要窗口作用;數字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特色更加突出,精品不斷湧現,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
二、主要任務
(一)立足主業,適當超前,推動全省數字方誌發展規劃落地
省地方誌辦統籌做好全省數字方誌體係頂層設計,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在地方誌行業的應用落地,加快推動地方誌傳統生產方式變革。以“數字方誌”項目為抓手,以“大模型+地方誌”為技術核心,以“存史、資政、育人”為業務核心,做好項目立項和實施,積極主動全麵融入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數字方誌”朝智能化、智慧化升級。
(二)一地創新,各地複用,推動地情信息係統建設加速發展
2022—2023年,東莞市地方誌建設了“五庫合一”的地情信息資源管理係統,為全省數字方誌建設探索引路,積累了一定經驗。2024年,在全省地方誌係統全麵推廣東莞建設經驗和建設成果,以“快速、可靠、低成本”為目標,采用“一地創新、各地複用”模式,利用廣東省數字政府應用超市“粵複用”平台,全麵推動市級地情信息係統集約化建設。廣東省情數據庫平台(編號:YFY_YY20230116004)和東莞市地情信息資源管理係統(編號:YFY_YY20220807053)均已上架粵複用平台,上述兩個係統基本涵蓋地情信息資源管理、地方誌全文數據庫、地方誌資料報送、誌鑒史在線編纂等功能,各地可根據實際建設需求,通過粵複用平台與應用單位或服務商對接係統複用建設事宜,省地方誌辦做好對接協調服務。
省地方誌辦加強與省政務和數據局對接,爭取政策支持,暢通地情資源信息係統複用建設審批流程。各地要積極主動融入當地數字政府建設,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推動地情信息係統在當地建設落地;加強與當地信息化管理部門對接,按照各地信息係統建設審批流程申請項目立項(采用粵複用建設模式,立項審批流程將大幅減少),並抓好項目實施。
(三)持續用力,落實機製,推動方誌全文數據庫不斷豐富完善
全省地方誌係統嚴格執行新增地方誌圖書入庫機製,新出版圖書按照《廣東省地方誌圖書資料數字化入庫標準(試行)》要求,實現出版即同步完成標準數字化。數字化成果(PDF、WORD和圖片文件)須在出版後1個月內上傳至廣東省情數據庫。每年末,各地市將本年已出版和下一年計劃出版的圖書清單隨數字化工作總結報送省地方誌辦。各地可將非公開出版的地方誌內部圖書、地情資料、地情圖片和視頻等內容上傳到省情數據庫各地子庫,作為本單位內部資料存儲和利用,不斷豐富完善省情數據庫,為下一步建設全省方誌數據彙聚交換中心做好數據準備。
(四)規範流程,形成標準,推動方誌數字產品向數字精品轉變
省地方誌辦結合全省實際確定方誌數字產品發展方向,發布數字產品製作指引,明確數字產品評價機製,推動數字產品標準化建設。全省共同參與提升方誌數字產品質量,通過標準化建設促進全省方誌數字產品質、量齊升。支持、鼓勵各地突出地方特色製作微視頻、動畫、音頻、條漫、H5等形式的數字產品,經評估後達到收錄標準的,將收錄到《廣東印記》《粵故事》《趣味方誌》等省級係列產品,授權可使用省級係列產品的冠名、LOGO、宣傳海報等資源,並作為省級係列產品統一宣傳推廣。
(五)強化聯動,擴大影響,推動數字推介陣地突顯省情地情窗口作用
1.發揮好省級陣地窗口作用
省地方誌辦牽頭繼續鞏固拓展省級方誌陣地建設,突出廣東省情網、方誌廣東微信公眾號和學習強國方誌廣東專欄等主要陣地的龍頭作用,持續擴大合作陣地,不斷提升省級陣地影響力。繼續深化省市縣聯動建設運營機製,加強規範化建設,重點運營走進廣東(地情推介月)、廣東印記、粵故事、誌鑒覽粵等欄目。尚未開展地情推介月的地級以上市,2024年必須完成一期,利用省級陣地集中推介。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積極申報開展地情推介月。
2.進一步擴大鞏固市縣陣地
獨立運營的地情網站要保障運營經費,加強內容建設。在當地政府網站設立的地情頻道要加大地情信息更新力度,努力擴大地方誌影響力。與黨史或檔案合署辦公,且設有獨立黨史或檔案網站的地方誌工作機構,應設立方誌專題頁麵,增加方誌內容,研究推動網站名稱增加“方誌”。
各地應將網微運維運營納入常規經費預算,保障網微內容運營,加強方誌文化在新媒體平台推介。鼓勵縣級地方誌工作機構開通運營方誌微信公眾號,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地方誌工作機構探索微博、抖音、視頻號等新媒體平台,積累不同平台的運營推介經驗。省級陣地擇優發布各地內容,各地陣地要積極轉發省級陣地相關內容,省市縣聯動擴大地方誌數字化推介陣地影響力。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以數字化思維引領地方誌高質量發展
全省地方誌係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充分認識到數字化給地方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牢牢把握數字時代機遇,加快樹立數字化思維,增強做好數字方誌的使命感、迫切感、責任感,用數字化技術推動地方誌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記錄廣東曆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廣東故事。
(二)強化保障,加大數字方誌資源投入
各地要強化數字方誌建設資金和人員保障,積極爭取地情信息係統項目建設資金,科學安排經費預算,將數字方誌建設列入常規經費預算;保障數字方誌建設人員配備,配強數字方誌建設業務骨幹,為地方誌事業數字化轉型儲備力量。對采用粵複用模式建設的各地地情信息係統項目,省地方誌辦將加強與有關技術支撐單位的溝通協調,支撐項目立項功能需求、經費測算等工作,努力實現降本增效。
(三)開展監測,掌握全省數字方誌基本情況
省地方誌辦統籌全省數字方誌建設工作,每半年研究一次全省數字方誌建設進展情況,向全省地方誌係統通報。結合進展情況,分片區現場督導指導。各地級以上市地方誌工作機構要繼續落實好主體責任,統籌全市數字方誌建設工作,每半年向省地方誌辦報送相關情況。
(四)規範管理,做好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
全省地方誌係統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工作,加強安全製度建設,規範安全管理,提升軟硬件安全防護水平,以“人防+技防”為手段,保障網絡、信息係統安全。要主動加強網上正麵宣傳引導,防範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確保網微庫內容安全,守好意識形態安全南大門。